香港壹传媒创始人黎智英先后被控欺诈、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罪,被连续拒绝保释后,于23日再向高等法院申请保释候审,最终以1000万港币交保,并受到高度限制。
然而,黎智英在获准保释后引起了一些香港居民和中国内地方面的不满,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有分析称黎智英可能被还押甚至会被移送到内地受审。
综合港媒报导,黎智英被控涉嫌欺诈罪、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先后连续被拒绝保释。随后他终于在本月23日顺利以1000万港币交保,不过受到多样限制,保释期间每周要到警署报到3次,而且除了报到、还有到法庭应讯之外都必须留在住所,还要交出旅游证件,并且不得使用社交媒体、接受采访、发表文章,更不可以任何形式接触外国官员。
12月28日,BBC在报道中指出,黎智英有可能再次被羁押。报道引述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的话称,近几日中国官媒接连发文明显是在向香港法院施压,因此“黎智英在31日再被还押,是很有可能的”,甚至还可能被移送中国内地审判。
有分析指出,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内地方面确实有多家官方媒体都曾对此事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不满,《人民日报》在12月26日的相关文章中配了一张带有“香港法院,你们是不是管辖有困难?”字样的图片。
BBC表示,“管辖有困难”这句话被认为是明晃晃的威胁,因为此前公布的“港版国安法”第55条明确规定了,在“案件涉及外国或境外势力介入的复杂情况,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确有困难”时,经由香港政府或驻港国安公署提议及中央政府批准,国安公署将对相关案件行使管辖权。
另外,香港大律师龚静仪表示,破坏国家安全是严重罪行,法庭在考虑批准保释时,应该特别谨慎,“过分宽松的担保条件,会导致大量港独被告成功弃保潜逃”。
BBC在报道中进一步称,北京当局是在给予法院压力,除了本月底黎智英可能会再次被收押,还可能被送至中国内地审判。分析认为,“黎智英案是在杀鸡儆猴,警告其他媒体以及评论者若触犯国安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报道同样认为,北京是在借此案试探美国反应,川普政府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任期,而拜登对黎智英案件暂时还没有评论或声援。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黎智英被还押的可能性十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