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一篇名为《另一个“拉姆”》的文章刷屏中国各大媒体,作者马金瑜的名字登上热搜,她是一位曾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媒体人,曾经自称为了爱情远嫁到青海贵德县,为蜂农丈夫扎西生儿育女,称丈夫的心“像山上的泉水一样”,他们养蜂养花、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曾被传为美谈。
【为爱远嫁遭家暴 “另一个拉姆”引发中国家暴现象思考】该事件使得“家暴现象”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矛盾并不是使用暴力的借口,道歉也并不能掩盖事件的发生。 https://t.co/hYR5AjYCvs pic.twitter.com/NDFPu4LinV
— TimedNews.com (@TimednewsC) February 9, 2021
而她却在如今发布的文章中控诉,现实是,她遭遇了丈夫长期的家暴和出轨,为了孩子她多次隐忍,从未报警。如今,她已经逃离了危险地,并决心面对一切。但是,就在文章发出后不久,其丈夫以及网友的质疑声却铺天盖地的传来,马金瑜自述的“噩梦”引发了哪些争议?该事件能引发对“中国家暴现象”频发的深度思考?
马金瑜出生在新疆,大学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当了记者,为多家知名媒体写过深度报道,也获得过许多新闻大奖。
2012年,做了14年记者的她在一次采访中遇到了蜂农扎西,短短的47天后,她嫁到了位于青海西南部的贵德县。
当时,她接受过多家媒体采访,她“远嫁青海蜂农,从女记者到明星店主”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称丈夫最吸引自己的特质是善良,“他的心里特别干净,像山上的泉水一样”。
2017年接受采访时,马金瑜曾甜蜜地回忆道,认识47天就闪婚,原因是扎西怕她跑了,称直到当时,他们的结婚证都还被扎西藏起来,说永远也不让她找到,“那边条件不好,很多姑娘嫁过来又跑了,这里的男人都怕了。”
但在那时的采访中,马金瑜已经透露出丈夫的“大男子主义”,称“在那边的文化下,男人大多都是大男子主义,从不听女人的意见”,她还举例称,内地的朋友过来看她,扎西会不高兴,“这些男的来干嘛?他们和你有什么关系?”当时的她,已经为扎西生了三个孩子。
而在马金瑜发布的博文中可以看出,怀第三个孩子的时候,自己已经遭遇了严重的家暴。马金瑜称,她经常被丈夫扇得鼻青脸肿,每次被打后,她都通知和自己一起工作的藏族女工:明天放假。
马金瑜回忆称,2015年,丈夫半夜酒醉之后,询问她是不是和他的藏族男性朋友“有事”,然后突然暴打她,马金瑜说:“我的眼睛顿时模糊了,拳头不断砸在我的头上,头发被抓着,动不了,只听见孩子大哭着,头被击打的瞬间,我的小便失禁了。”
马金瑜写道,这次暴打一直持续到早晨,她浑身是血,但没有报警,一次也没有报警,她自己去了位于西宁的青海人民医院,检查是眼球血肿,眉骨骨折,同时她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
按照马金瑜的说法,家暴在之后的几年里始终持续。直到2018年,她终于忍无可忍,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丈夫,走之前她写了一封长信,写丈夫怎么打她,和保姆一起怎么对待孩子,写她为什么带孩子们离开,“三个孩子的小腿,腰上,这时已经被醉酒的父亲用皮带和皮带扣抽烂了,紫色的淤青”,她把长信发给县文联和宣传部的老师,委托他们交给县妇联和公安局。
文章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金瑜”两字也登上热搜。
马金瑜丈夫第二天立刻做出回应,两人已经3年没有见面,直到昨晚相关文章发出后,才知道马的近况,他直言自己没有家暴,没有用皮鞭抽打孩子,也没有出轨。在他的讲述里,唯一算得上“家暴”的是在2011年端午节,马金瑜与其父亲发生争执,他夹在中间很为难,于是给了妻子一巴掌。
他表示:“要说家暴的话,她也家暴过我。我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口子是马金瑜家暴后留下的,鼻子也曾被马金瑜打歪过。
至于出轨,他表示,当时他和女工在喝酒,马金瑜也与他们一块儿喝酒,“我们在一起的,我完全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说。”
其丈夫认为,马金瑜此举是借他炒作,他称马金瑜的三次走红均是与他有关,一次是嫁给他,一次是接受央视采访,这是第三次,他直言:“没有我她就火不了吗?她走的棋相当高啊。”
有部分网友也发出质疑,并且哀其不争,认为受过教育的她不应该为了爱情为了孩子一味隐忍,明明可以更早脱离苦海。
但很多网友指出,家暴就是家暴,不要因为受害者的隐忍转移焦点,应该谴责的是施暴者。
该事件使得“家暴现象”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矛盾并不是使用暴力的借口,道歉也并不能掩盖事件的发生。该事件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中国家暴的冰山一角。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尽管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赞同男女应该平等,但是在联合国对中国家暴情况的调查中,仍有超过一半的男性认为,在特定的时候,男人应该运用武力来维护自己的名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在2018年至2019年的全国所有涉及家暴的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有91.43%的案件都是男性对女性实施家暴。
当然,女性遭受暴力虐待的情况绝不仅仅局限于已婚的家庭妇女。联合国此前曾针对中国女性遭受暴力虐待的情况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39%的女性承认自己曾经遭受过伴侣的暴力行为,而承认自己曾经对女伴施暴的男性更是高达52%。
这个差异很奇妙,侧面说明了很多女性不愿意承认自己被家暴的事实。施暴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情感暴力、经济制裁、肢体暴力和性暴力。
相比于情感暴力和经济制裁,大家所理解的家暴往往是肢体冲突。数据显示,对伴侣进行过肢体暴力的男性高达44.7%,还有20.5%的男性承认自己对伴侣进行过非常严重的肢体暴力。
不幸的是,除非打成重伤或者出现人命致死,其余的家庭暴力案件很少进入法院。
除此之外,在家暴之后,理智回归,男方可能信誓旦旦地作出保证:绝不会有下次。然而,对一些家庭而言,家暴往往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联合国的研究显示,在中国,仅从肢体暴力这一类别上看,就有14%的女性遭受过2次以上诸如刀伤、扭伤、烧伤、骨折、牙齿脱落等类似的家暴。
在有此经历的受访女性中,11.3%的家暴受害者因此卧病在床、13.1%因伤请假、24.3%不得不外出就医,34.9%的女性上述三者均有。
尽管家暴现状严峻,但受“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报警并非受家暴女性的首选,相比之下,近四成的女性更愿意向亲密的家人寻求帮助。
在为数不多的走入警察视野的家暴中,37.5%的警方扮演了“和事佬”的角色,积极协调双方和解,12.5%的警方直接让女性离开。暴案中成功立案者更是寥寥,仅有4%。
肢体上的伤口在药物的作用下可能快速痊愈,但家暴造成的心理创伤的自愈却是缓慢艰难的过程。与没有遭受过伴侣暴力的女性相比,遭受过的女性更容易出现高度或中度抑郁、有自杀想法或曾试图自杀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