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9日,帕勞(Republic of Palau,台灣翻譯爲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率領代表團訪問台灣,宣布帕勞─台灣“旅遊泡泡”正式成形。惠恕仁的台灣此行中還包括美國駐帕勞大使倪約翰(John Hennessey-Niland),美國大使“意外”到訪台灣引發了台灣媒體的關注。
據悉,此次倪約翰的來訪是“意外之行”,台灣媒體此前並不知道此事。帕勞總統惠恕仁在抵達台灣後緻辭時感謝倪約翰,才被發現。
惠恕仁在桃園機場發表抵台緻詞時透露,“倪約翰能來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倪約翰,帕勞就沒有辦法在1月時就收到第壹批疫苗,參與美國的快速防疫計劃;今天的旅行能夠成真,有賴於台灣、帕勞及美國叁方共同努力。”這時,媒體才發現美國駐帕勞大使到訪台灣。
【美國駐帕勞大使訪問台灣 官方接觸背後透露兩層信號】
— TimedNews.com (@TimednewsC) March 29, 2021
北京時間3月29日,帕勞總統惠恕仁率領代表團訪問台灣,宣布帕勞─台灣“旅遊泡泡”正式成形。惠恕仁的台灣此行中還包括美國駐帕勞大使倪約翰(John Hennessey-Niland),美國大使“意外”到訪台灣引發了台灣媒體的關注。https://t.co/PfC1mwjoSv pic.twitter.com/CBJz7jEcus
據悉,倪約翰這次來台,是台美斷交43年來,首名美國大使訪台。去年8月前美國衛生部長艾薩也曾率團訪台,是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副總統賴清德當時贈送訪團成員台灣口罩國家隊生產的彩色口罩。這次倪約翰隨團訪台,配合外交禮儀戴上印有中華民國、帕勞國旗口罩,也成關注焦點。
台灣中央社分析指出,此舉展現美國已不忌諱透過官方正式關系與台灣接觸,若要建立雙方正式管道,已非天方夜譚。
據悉,倪約翰外交資曆超過30年,他曾派駐夏威夷、斐濟及愛爾蘭等地。倪約翰在2019年提名聽證會上,公開支持台北法案。他認爲美國駐外代表有職責對中國惡意行徑作出反擊,並在適當時公開作出批評。他強調:“就我看來,(中國惡行)在太平洋各處都在發生。”他當時指出,台灣是美國及太平洋地區重要夥伴,美台能做更多來協助太平洋島國。
中央社采訪了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他指出,美國大使訪台此事非同小可,美國這次不諱言派遣帕勞大使隨行來台,是另壹種台灣、美國與第叁國的合作關系,藉此建構出叁角政府關系模式,此模式是台美斷交以來的首次。
他指出,台灣、帕勞及美國之間,已透過共同打擊新冠肺炎,例如台灣提供口罩、美國提供疫苗及醫療資源給帛琉,開啓叁方共同合作的成功案例。
林廷輝表示,帕勞雖然是小國,但美國駐帕勞大使仍是特命全權大使,並可代表美國、美國總統,可看出美國對台相關政策轉變到更積極面向;不僅是台北法案具體展現,亦可看出美方不再固守於台灣關系法的框架,朝正面、積極方向進行。
林廷輝指出,此舉展現美國不忌諱透過大使的官方正式關系與台灣接觸,不再像過去壹樣隱藏,而是選擇公開、甚至透過帕勞總統親自證實;他強調,未來若台美之間要建構出官方管道,基本上已非天方夜譚的事情,而是可能具體實現的成果。
林廷輝推測,台灣與太平洋上的帕勞、諾魯、馬紹爾3個友邦都有簽訂海巡協定,帛琉與美國也有國防合作計畫,加上台美26日又簽訂“設立海巡工作小組了解備忘錄”,以及帕勞位處第二島鏈重要戰略位置,不排除未來台灣將與友邦、美國在太平洋上,建構出叁方聯合的海巡演練。
林廷輝指出,美國海岸防衛隊會參與兩年壹次的環太平洋軍演(RIMPAC),或許台灣有望以海巡模式參與演習,“這是可以預見的”。
與台灣媒體意見不同的是,總部在北京的《多維》指出,倪約翰登台雖是事實,卻是走“暗路”來的,雖然媒體多方打聽,台灣外交部在其抵台後即宣布其抵台意義與行程,皆尊重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但AIT到29日止,尚未對倪約翰抵台壹事有任何正式評論,也沒有宣布他有任何公開行程。除了綠營立委、親綠學者壹如既往的就倪約翰抵台壹事大肆宣傳外,無論媒體展現多大興趣,台灣外交部、AIT卻相當克制而顯得“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