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據路透社報道,中國政府在周叁發表壹份聲明稱,習近平於德國總理默克爾通話,稱他看到了中國和歐盟關系面臨的“各種挑戰”,希望歐盟能夠“獨立地”做出正確的判斷。
【習近平與默克爾通話 策反德國和歐盟 強調“戰略自主”】
— TimedNews.com (@TimednewsC) April 7, 2021
習近平在通話中表示,歐盟和中國應該“相互尊重”,“消除乾擾”。不過,新華社的報道沒有具體說明“乾擾”的源頭。習近平這次與默克爾進行電話溝通顯然是希望中歐關系不要繼續惡化,爲挽救雙邊合作再作壹些努力。https://t.co/FVcCvRtHrm pic.twitter.com/NLl5k67cum
聲明援引習近平的講話內容,稱歐盟和中國應該尊重對方,“消除乾擾”,中國願與國際社會促進“公平合理分配”新冠疫苗和反對民族主義的疫苗。 上個月中旬,歐盟與美國、英國和加拿大聯手宣布對參與迫害新疆維吾爾穆斯林少數民族的主要中國官員實施制裁。
這是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歐盟和英國首次以人權爲由對中國進行制裁。 北京立即予以反擊,宣布對歐洲10名個人和4個實體實行制裁,包括多名歐洲議會的議員、歐洲壹些知名智庫和學者。這壹輪交手壹舉摧毀了去年年底雙方達成雙邊投資協議所營造起來的友好氣氛,給處於與美國對抗之中的中共造成了壹個重大的挫折。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這次與默克爾進行電話溝通顯然是希望中歐關系不要繼續惡化,爲挽救雙邊合作再作壹些努力。
默克爾2005年以來壹直擔任德國總理,是歐盟中知名的親華派。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德國是最大的經濟體。
習近平在通話中表示,歐盟和中國應該“相互尊重”,“消除乾擾”。不過,新華社的報道沒有具體說明“乾擾”的源頭。
另外,據中共黨媒央視的報道,習近平在通話中還指出,雙方應以明年中德建交五十周年和北京冬奧會爲契機,推進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交流。
因爲人權問題,歐盟與中國的這場爭端可能會破壞經過多年談判後於2020年底達成的歐盟-中國投資協定。歐盟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隨後表示,“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的命運與最新的外交爭端息息相關。他說:“中國的報複性制裁是令人遺憾的,也是不可接受的。”他表示,協定的“批準前景”將取決於形勢的發展。
歐洲議會中人數衆多的中左翼社會黨和民主派團體明確表示,結束對歐洲議會的制裁是批準投資協議的工作取得進展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