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農曆甲辰年 叁月十七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美國加拿大熱死百人的熱蓋天氣發警訊 氣候學家嚇壞


2021-07-10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來源:英國BBC新聞

北美地區出現熱死人的“熱蓋”天氣,讓我有壹種不祥的預感。

併不是因爲加拿大和美國西北地區出現了新的最高溫紀錄,而是新的最高溫遠遠超過舊的紀錄。

在這之前,加拿大史上最高溫紀錄是1937年創下的,當時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的利頓(Lytton)出現過攝氏45度。

通常情況下就算會出現新的最高溫紀錄,每次也隻會有些微增加,可能連攝氏壹度都不到,但這次最高溫紀錄不但連續叁天被刷新,而且最後新的最高溫竟然比舊的紀錄超過攝氏4.6度。

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容辯解地導緻了全球氣溫升高,從19世紀末到現在全球平均溫度增加了大約1.2度。

很多人可能認爲氣候科學家的研究是大驚小怪,庸人自擾,但是氣候變化實際上正在發生,而不隻是警告而已。

英國知名氣候科學家霍斯金斯(Brian Hoskins)教授表示,“出現如此異常的記錄值得我們警惕,所有氣候模型告訴我們的未來都隻是保守的估計,如果成真那還算是幸運。”

他的意思是,有些地方未來有可能比氣候模型估計得更加糟糕。

氣候科學家利用電腦計算出來的模型來預估地球氣候未來的變化,但是他們使用的是全球氣溫的約略數據,對局部地區可能不是那麽準確,有些小地方的溫度可能會比估計值更高,或許會高出很多很多。

爲了讓政策製定者對極端天氣事件有所準備,科學家目前正在想方設法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幾近瘋狂的極端氣候。

不隻是熱浪,還包括導緻局部地區發生洪災的暴雨等極端天氣現象,在我們認清溫室氣體會給地球氣候帶來混亂之前就做好準備。

英國氣象局希望他們最新使用的超級電腦能夠計算出更爲精確的預測模型,不過有些人對此抱有懷疑態度。

與此同時,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科學計算所使用的參考數值也不斷發生變化,地球平均溫度和人類工業化之前相比升高了1.2度,在此基礎下,加拿大極端高溫就顯得更加嚴重。

未來10年,地球平均溫度和工業化之前的水平相比,可能會升高1.5度,如果我們不做徹底改變的話,有可能會升高2度,如果升高2度,妳能想象那是什麽情況嗎?

英國《氣候變化法案》主要起草人沃辛頓(Baroness Worthington)表示,“氣候科學家不隻是擔憂而已,他們都嚇壞了。”

“他們擔心氣候變化可能沒看有壹個安全的着陸點,我們希望能有壹個安全的碳預算,也就是壹個不會嚴重破壞氣候的安全碳排放量,但是如果沒有所謂的安全碳排放那該怎麽辦?”

“如果安全的碳預算是零呢?那要怎麽辦?我們不能美化這種潛在的可能現實。”

執政當局正在努力避免出現這種潛在的可能,但早在1980年代,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已經對此提出警告。

1989年她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溫室氣體正在危害地球環境,未來出現的變化要比我們已知的更加深入而且廣泛,這種改變帶來的影響就好比人類發現如何分裂原子壹樣,其結果可能影響更爲深遠。”

撒切爾夫人還表示,“在這裏爭論誰要負責或誰應該負擔成本是沒有意義的,隻有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努力才能解決問題。”

這番真知灼見出自於撒切爾夫人的口中,如果世界及早認清氣候變化的警告,那麽現在情況會如何?

但是壹些氣候懷疑論者質疑撒切爾的觀點,有壹些氣候懷疑論者是由數十年來製造假消息活動的化石燃料公司所支持的。

富裕國家專注於經濟的成長,而不是拯救地球,開發中國家認爲他們也有理由和富裕國家壹樣將經濟放在環保的前面。

富裕國家將援助窮國的款項拿來研發清潔科技,國際協商壹直無法取得撒切爾認爲有必要的困難、全面的改變。

最後,許多國家終於開始製定政策在未來數十年之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他們擔心的不隻是熱蓋現象,近年來我們看到世界各地出現許多極端氣候,包括北極、南極、甚至是喜馬拉雅山。

壹些科學家警告如果目前的趨勢沒有改變的話,未來地球上有些地方將變成人類無法居住的地方。

世界各國政府說得多,做得少,雖然有些政策的確有助減緩氣候變化,但是地球越來越熱是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主要國家的計劃卻是在2050年以前逐步減排。

拜登表示,2030年以前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半,但是他提議的對清潔科技的投資卻受到共和黨的反對。

美國通用和其他汽車廠承諾在2035年以前淘汰所有有尾氣排放的車輛,但是美國總統沒有製定壹個全面電動車的日期期限。

拜登的氣候特使克裏(John Kerry)甚至還說,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不需要改變,他的發言招緻更多批評,專家已經明確表示,保護氣候不但需要用新的技術,也要改變我們行爲,例如開小壹點的汽車,少吃肉。

英國政府的政策也好不到哪去,雖然新冠疫情造成鐵路使用率大幅降低,但政府仍然對高鐵項目投資超過1千億英鎊,而且沒有人能確定高鐵何時能實現碳中和。

科技和商業方面對氣候變化有壹點正面發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成本越來越低,但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數據,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隻足夠供應全世界能源需求的14%。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仍然發生許多環境災害,墨西哥灣的天然氣管線發生事故造成海洋汙染,倫敦的壹個綠色工業投資信托招募資金不足而胎死腹中。

在亞洲,還有計劃要興建600個煤炭火力發電廠,不過其中壹些計劃被取消,因爲投資方終於了解煤炭不是長期可行的辦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首富億萬富豪彼此競爭不惜成本要用龐大的能源實現太空旅遊,這些成本和能源應該可以用在對付氣候變化上面。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政府和企業都了解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危機,但是自然世界的改變速度要比我們做出的反應更快。

還是撒切爾夫人說得對,我們隻有壹個地球,我們幾十年前早就該採取行動了。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麻省理工博士潘勤轩承认杀害耶鲁华裔研究生 疑为情杀
  3. 赵小兰亲妹赵安吉死得蹊跷 得州警方进行刑事调查
  4. 谷歌华裔工程师杀妻案提审 女方想离婚?前女友发声
  5. 河南南阳一学校宿舍突发火灾 大门被锁 13人遇难
  6. 教育避坑指南 - 你的孩子不会成功就对了(16)
  7. 教育避坑指南 - 你的孩子不会成功就对了(15)
  8. 教育避坑指南 - 你的孩子不会成功就对了(14)
  9. 教育避坑指南 - 你的孩子不会成功就对了(13)
  10. 教育避坑指南 - 你的孩子不会成功就对了(12)
  11. 教育避坑指南 - 你的孩子不会成功就对了(11)
  12. 教育避坑指南 - 你的孩子不会成功就对了(10)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250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