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農曆甲辰年 二月十九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日本面臨通貨緊縮壓力 政府無計可施 給美國敲警鍾


2021-07-16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來源:紐約時報
作者:BEN DOOLEY
原標題:物價持續低迷,日本面臨通貨緊縮壓力

在美國,人人都在談論通貨膨脹。從新冠疫情中重新開放的美國如今釋放了壹切被壓抑的需求,從木材等原材料到二手車等二手商品無所不包,推動了物價以十幾年來的最快速度上漲。

然而,日本卻面臨着相反的問題。從優衣庫(Uniqlo)的大衣到熱氣騰騰的拉面,許多商品的價格都在下降。美國的平均物價在過去壹年中上漲了5.4%,日本經濟卻面臨着通貨緊縮的壓力,5月物價同比下降了0.1%。

某種程度上,日本這壹情況是持續抗擊新冠病毒導緻的,這讓消費者無法出門。但更深層次的力量也在起作用。在疫情之前,日本從未接近其長期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除了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行業之外,其物價多年來幾乎沒有變化。

這併不是因爲沒有嘗試。在近十年時間裏,日本政策製定者幾乎用上了經濟學家攻略手冊裏的所有方法,試圖擡高物價。他們用低成本資金刺激經濟,在公共工程等財政刺激項目上花費巨資,併將利率降至幾乎可以免息借貸的水平。

但正如日本經曆的教訓,低通脹可能成爲經濟困境。如果當前的壹輪通脹如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那樣得到緩解,美國經濟回到疫情前的低通脹週期,那麽日本的經驗也會給美國敲響警鍾。

“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經濟學家都非常確信,美聯儲(The Federal Reserve)知道如何降低通脹,”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日本經濟的公共政策和經濟學副教授約書亞·豪斯曼(Joshua Hausman)表示,這些措施包括提高利率。

然而,“部分原因是考慮到日本的經驗,我們是否還很擅長提升通脹就沒那麽確定了,”他補充說。

對消費者來說,物價下跌聽起來像是壹件好事。但從大多數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這卻是個問題。

他們總喜歡說,通貨膨脹潤滑了經濟運轉的齒輪。少量通脹可以增加企業利潤和工資,刺激經濟增長。通脹還可以減輕債務負擔,降低大學貸款和抵押貸款的相對成本。

日本無力提升通脹,“這是經濟學家尚未解決的最大挑戰之壹,”研究這壹問題的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馬克·格特勒(Mark Gertler)表示。

對於日本這壹棘手問題,壹種流行的解釋是,消費者對低物價的期望已經根深蒂固,以至於企業基本沒有提高物價的可能。經濟學家提出的理由還包括,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導緻需求疲軟,以及全球化帶來的廉價充足的勞動力有效降低了發達國家消費成本。

過去的情況看起來則完全不同。1970年代中期,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接近25%。

它也不是孤例。石油危機引發的物價失控是1970年代的主旋律,整整壹代經濟學家受到影響,都相信快速通脹是對金融穩定性最可能的威脅,而利率是應對它的最佳手段。

但到1990年代初,日本開始遭遇另壹個問題。股市飛漲和房地產投機猖獗所引發的經濟泡沫破裂了。物價開始下跌。

日本試圖用創新性政策解決危機,包括用負利率鼓勵消費,大規模收購資產,向經濟注入資金,即所謂的量化寬鬆。

這似乎沒起到什麽作用。儘管如此,當時的經濟學家併沒有把日本的經驗視爲對全世界的警告,隻認爲這是糟糕的政策選擇和特殊文化習慣造成的異常現象。

隨着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情況開始發生變化。當時,全球通脹率大幅下降,其他國家的央行都採取了量化寬鬆措施。

這個問題在歐洲最爲突出,自2009年以來,這裏的平均通脹率爲1.2%,經濟增長疲軟,某些利率多年來壹直爲負。同壹時期,美國的平均通脹率略低於2%。自2020年3月以來,美聯儲壹直將其主要利率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

壹些著名經濟學家認爲,低通脹標志着美國和歐盟經濟可能處於所謂的長期停滯的邊緣,其特點是低通脹、低利率和增長緩慢。

他們擔心,隨着兩個經濟體開始老齡化,這些趨勢會加深,這可能會減少需求併推高儲蓄率。

2013年,在當時新選當的安倍晉叁(Shinzo Abe)首相帶領下,日本開始以最雄心勃勃的努力,來解決疲軟的經濟增長和低通脹。

政府開始了大規模貨幣和財政刺激的宏大試驗,大量購買股票併降低利率,以期鼓勵借貸併爲經濟注入更多資金。隨着現金供應的增加,人們會覺得金錢的相對價值下降,從而有效推高價格。有了大量資金,消費者和公司都會花更多的錢。這下就有了通貨膨脹。

由於承諾將竭儘全力實現2%的通脹目標,日本爲了鼓勵支出,採取了壹項稱爲前瞻指引的政策,旨在讓人們相信物價會上漲。

但日本央行前副行長兼大和研究所(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所長中曾宏(Hiroshi Nakaso)表示,政府的說服努力沒有奏效,因此人們併不着急花錢。

曾在日本經濟財政咨詢會議(Council on Economic and Fiscal Policy)任職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國際和公共事務教授伊藤隆敏(Takatoshi Ito)說,日本發現自己陷入了壹個惡性循環。

他說,消費者開始期待“物價穩定和零通脹”,因此“公司害怕提高價格,因爲這會引起關注,可能會讓消費者反感。”

他說,經濟不景氣讓企業不願意提高工資,“而且由於實際工資沒有上漲,可能消費也沒有上升,所以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沒有增加。”

由於通脹幾乎沒有變化,壹些經濟學家懷疑日本的刺激措施是否過於保守,即使該國背負的債務負擔位居世界首列。

政策製定者以需要償還國家債務、滿足照顧老齡化人口日益增長的成本爲由,通過兩次提高該國的消費稅來對衝支出,這顯然削弱了需求。

最終,安倍的實驗,即“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可能併沒有想象中那麽成功。洛杉矶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研究日本貨幣政策的政治學教授吉恩·樸(Gene Park,音)表示,但它爲政策製定者應對大流行提供了信息。

他說,從中得出的壹個結論是,政府可以在不引發通脹迅速上升的情況下,花費比他們想象的更多的錢。另壹個結論是,他們過去認爲刺激增長所需的支出還不夠,可能還必須再花費多得多的支出。

吉恩·樸說,日本“給了美國更多的自由來試驗更大膽的措施。”

在大流行期間,日本也試圖借鑑2013年以來的經驗教訓。政府向商店和餐館支付費用,讓它們繼續關店。它還向本國的每個人發放現金,併爲陷入困境的企業提供零息貸款。

價格還是下跌了。這部分是出於政府本身的要求,政府最近向電信公司施壓,要求降低其認爲過高的手機費用。大多數日本消費者仍在等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這阻礙了經濟活動。

然而,東京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日本央行前董事會成員白井早由裏(Sayuri Shirai)表示,即使在大流行消退之後,日本的通脹率也可能保持在低位。

畢竟,首要問題依然沒有改變:沒有人確切知道價格停滯的原因。

“央行可能不想說他們控製不了通脹,”白井說。“因此,這個問題壹直沒有得到明確討論。”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9.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0.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1.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12. 《纽约时报》:81岁的拜登是不是真的“太老了”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32816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