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叁
農曆甲辰年 叁月十六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香港言論已死 “第壹健筆”林行止封筆 稱港美金融已失聯


2021-07-29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7月29日,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國安法在港實施壹年,蘋果日報主筆被捕,爲香港評論界投下“震撼彈”:原來在報章撰寫評論也會被捕。面對難以預測的風險,不少資深評論員選擇離開香港或封筆,其中包括撰寫評論逾45年、有“香港第壹健筆”之稱的林行止。

有“香港第壹健筆”之稱、香港信報創辦人之壹的林行止,週四在其專欄文章宣布擱筆,說自己在信報不同崗位工作48年零27天,“今天要和讀者同侪道別了”。他雖然沒有詳談決定是否與目前政治氣氛相關,但形容是 “在大環境仍有選擇自由之下作出的自由選擇”。他又說,自己在過去近半世紀能夠直敍胸臆、暢所欲言,“但願往後也能舒心適意過日子”。

他最後壹篇專欄文章,以“製度有異股市殊途 嚴守法度港股永生”爲題,認爲世局已變,以美國爲主、奉行自由市場製度的資本主義國家股市,已與曾爲自由放任的香港市場“失聯”,“主因大家心裏明白”,因爲“政府有形之手間接介入市場運作”。

他以近期北京整頓中國科網巨企、禁止補習行業上市融資,令香港及中國股市應聲下跌爲例,稱這種由上而下、不作公衆咨詢、不理會有關行業反應的做法,是陷入“列寧主義陷阱”的施政,預計港股未來會爲中國政策牽動,自不可免。

林行止由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在他創辦的信報撰寫社論,他的政治和經濟的觀點甚具影響力,當年有不少北京決策官員,都表示會透過閱讀林行止的文章,了解香港和國際政治經濟局勢。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國安法不影響自由 評論:事實勝於謊言

香港媒體衆新聞主筆、資深時事評論員楊健興表示,雖然林行止沒有指明擱筆與國安法有關,但認爲他在字裏行間談到新聞和言論自由空間日漸萎縮。他又說,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說國安法完全沒有影響到自由,但連“香港第壹健筆”亦擱筆,是對她打了壹大巴掌,“事實勝於謊言”。

楊健興:“不單純是評論界還有多少空間的問題,而是實際上感覺到會有失去自由的風險。完全掌握不到,她會什麽時候說妳過了紅線、違反國安法,在沒有機會辯解之前,可能已經失去自由,作出拘捕、沒有機會保釋。很自然就會想:我還繼續寫下去嗎?”

他說,自己無法想象壹個沒有評論員的香港,但有感香港正往“壹言堂”的方向發展,“連小罵、溫和地和理性地去罵都不行”。不過,他說自己已做評論十多年,不甘心就此放棄自己的評論工作,強調未來會繼續按自己專業判斷工作。

面對香港大環境低氣壓 評論員應如何自處?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本台說,他尊重每位評論員作出的決定,併透露自己早前壹本講述中港關係的新書《中共百年與香港》未能出版,但不會就此責怪任何人,反而應該着眼目前大環境的轉變及對策。

劉銳紹:“香港大環境的低氣壓,讓大家(評論員)感到有壓力和安全問題。連壹個具體名詞,可能都會被解讀爲其他意思,以前說會沒問題,現在那條(紅)線,不是說是‘低處未算低’的問題,而是漂浮不定的問題,這就是官方如何使用公權力。”

對於評論業界未來的發展,他覺得不會是“句號”,而是“逗號”。被問到如何適應目前大環境的變化,劉銳紹認爲,評論員須在安全情況下各自衡量,併建議促進 “媒介之間的跨媒介合作”,例如新聞或評論界可與話劇、舞蹈等媒介結合,“將新聞1分鍾的生命,通過跨媒介的合作,將其變成永恆”。

事實上,自國安法實施以來,不少以評論香港時政爲主的評論員,都選擇離開香港、封口和封筆,例如網絡評論員蕭若元、劉細良等,在國安法生效前相繼離開香港。時事評論員李怡、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以及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係高級講師蔡子強相繼宣布封筆或休筆。在國安法下,香港評論界壹時風聲鶴唳。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9.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0.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1.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2.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240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