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農曆甲辰年 叁月十一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孟晚舟獲釋:中國人質外交的勝利?全球對中共嗤之以鼻


2021-09-26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9月26日,據《法廣》報道, 隨著華爲財務長孟晚舟獲釋,遭中方關押的加拿大人康明凱和史佩弗也在25日回到加拿大。在北京隻字未提這兩名加拿大人而遭到多方點評壹天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26日晚間報導說,他們當天從有關部門獲悉,加拿大籍被告人康明凱、史佩弗以身患疾病爲由,申請取保候審被批準,且案件中止審理。

該消息提供的內容還有:“經有關部門確認和專業醫療機構診斷,併由加拿大駐中國大使提供擔保,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5日分別對兩名被告人依法作出批準取保候審的決定和中止審理案件的裁定,由安全機關執行取保候審。”

該報導不忘補充說:“案件審理期間,兩名被告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併親筆書寫認罪悔罪材料”。“取保候審期間,兩名被告人仍應當遵守取保候審決定。”

2018年12月,加拿大應美國當局要求逮捕在溫哥華轉機的孟晚舟。中國數日後以涉嫌刺探情報爲由,拘留康明凱和史佩弗,併否認這是“人質外交”。今年8月11日,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認定史佩弗犯爲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併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萬元,驅逐出境。

今年3月22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指康明凱於2017年至2018年進入中國,搜集了大量非公開的涉中國國家安全等資訊,併撰寫分析報告。

康明凱與史佩佛在中國關押逾千日,對於外界質疑他們是孟晚舟案的“人質”、是中方的報復行動,中方始終否認,堅稱無關孟晚舟案。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去年6月曾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加拿大司法部長有權在任何時刻終止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因爲這樣做符合法治,“也有利於解決兩位加拿大公民的問題。”當時很多分析認爲:這實際上是北京承認:兩名加拿大人被抓與孟晚舟案相關。

孟晚舟9月25日晚間搭乘包機抵達深圳,受到接機民衆英雄式歡迎,中國官媒大肆報導,但兩名加拿大公民獲釋返國之事卻彷彿從未發生。隻有某些中國自媒體、微博大V(官方認證的帳號)或是評論寫手在網路上稱:“無罪的孟晚舟,怎麽能與有罪的康明凱、史佩弗相比”、“孟晚舟光明正大回國,受到祖國人民熱烈歡迎,加拿大人偷偷摸摸逃回去”。

孟晚舟獲釋案是中國外交的勝利?還是中國人質外交的勝利?也許對壹些中國人來說,分清這兩點是毫無意義的,隻要勝利了就好。即便如此,也不妨聽聽國際媒體與此相關的討論。

美國紐約時報26日刊登儲百亮署名文章,題爲“中國處理孟晚舟案的強硬策略:外國公民成談判籌碼“ 文章引用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中國問題的法學教授郭丹青 (Donald C. Clarke) 的話表示說:這場再明顯不過的交換完成得如此迅速,也是對其他國家領導人發出的警告,即中國政府可以肆無忌憚地拿外國公民做交易。在談到兩名因間諜指控受審的加拿大人時,郭丹青說:“他們連裝都不裝了,這就是在扣押人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加強了今後中國在類似談判中討價還價的優勢。”

儲百亮文章還說:中國媒體追蹤報道了孟晚舟獲釋回國的過程,他們要麽避談她所承認的壹些不法行爲,要麽聲稱這併不等於正式認罪。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孟晚舟被讚爲中國敢於反抗西方霸淩的愛國象征。中國媒體幾乎沒有提及斯帕弗和康明凱的獲釋,營造出中國沒有爲她的歸來付出任何代價的印象。專家們表示,現在就說這場明顯的交換標志着關係解凍,至少是爲時過早了。

儲百亮文章提醒說:“拜登已將中國視爲對美國主導地位的重大挑戰。叁人獲釋之時,正值拜登主持“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的首次當面會晤,這四國——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是出於對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和野心的擔憂而聚集在壹起的。本月,拜登公布了與澳大利亞和英國達成的壹項新安全協議,併計劃向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

“中國官員否認康明凱和斯帕弗其實就是人質。但對於這種否認,包括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在內的加拿大人都嗤之以鼻,中國官員和媒體評論員也偶有暗示,即孟晚舟的獲釋可能存在交換條件。”

“中國政府的強硬策略可能成功解救了孟晚舟,但似乎造成了加拿大揮之不去的反感,說明了扣押外國公民需要付出的政治代價。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的壹項調查顯示,超過70%的加拿大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抵製華爲設備的情緒日漸強烈。”

“孟晚舟回國時受到了英雄式的歡迎,在加拿大期間,她住在溫哥華壹處帶門禁的七室大宅,可以在左腳腕佩戴追蹤設備的情況下外出。”而康明凱和斯帕弗“在經曆多年與世隔絕的關押後,他們還需要面臨壹段艱難的適應過程。

在西頓霍爾大學法學院(Seton Hall Law School)研究中國刑事司法的陸梅吉(Margaret Lewis)教授說:“限製人身行動仍然是對自由的剝奪,但孟晚舟所經曆的,與他們所經曆的可謂天壤之別,他們最痛苦的磨難已經結束,但經曆的創傷仍會持續下去。”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9.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0.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1.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2.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192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