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叁
農曆甲辰年 叁月十六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崔天凱談中美關係引輿論反思中國外交 或進入不可控狀態


2021-12-24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曹辛評論文章:

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內政深刻影響外交,而外交不利又反過來使內政更加復雜化,併直接影響國內經濟,繼而使得外交困境長期無解。

前駐美大使崔天凱本週的壹次對中美關係的講話,引起中國國內輿論的強烈反響。崔天凱的核心是:美國不會放過中國,而中國則要謹慎,尤其是不打無把握、無準備和賭氣、消耗仗。壹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國內對當前中國外交持兩種完全對立立場的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強烈的共鳴。之所以如此實際上是因爲:崔天凱闡述的情形,在今天中國的現實中有具體而實際的表現,因此崔大使覺得特別有必要加以提醒併提出建議。

不過筆者對事情的看法與崔大使的角度有所不同:中國現在壓根兒就沒有準備去打仗,當然消耗仗是客觀存在的。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內政深刻影響外交,而外交不利又反過來使內政更加復雜化,併直接影響國內經濟,繼而使得外交困境長期無解,最後使中國外部環境逐步進入不可控乃至危險的狀態。

對外緊張未必有利於國內政治

解決崔天凱大使提出的問題,首先要回歸到壹個思想認識上的根本問題,即:對外關係的緊張是否有利於國內政治?這種觀點在當年奧巴馬訪華時在中國國內就存在,而且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迄今爲止的外交實踐說明,至少是在中美關係中,這種認識與事實結果不符,而且其負面的後遺症毋庸置疑。

當前中國內政影響外交的壹個典型現象是:在宣傳上,因爲國內政治目的的需要,因而就壹係列重大而又具體的問題向國內外廣泛、反復地宣傳自己的強勢立場,但與此同時,又往往缺乏有效的說明和操作上的具體策劃,結果變成了意識形態的闡述和宣傳,而這又和近年國內對非公經濟壹些現象的整肅相聯係,最終構成了當前美國乃至西方國家對中國外交相當壹緻的整體印象,即:以實力爲基礎的國家主義強勢外交。而鑑於中國是經濟和綜合實力上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國,美國必然要以中國爲敵。

這種操作方式延續至今,實際上是能在其中發現其認識上的指導思想和動機的,即:國際鬥爭的緊張對達成某些國內政治目的是有利的。這種認識,筆者在2014年奧巴馬訪華時就有所耳聞,結果奧巴馬那次訪華不甚愉快,而他當時壹心要向中國建議的中美關係“G2模式”也受到中方批評。隨後不久,中美關係果然迎來了川普時代,併壹直影響到今天的拜登時代。

今天回過頭來看,此種想法極其危險,尤其是在中美關係中。

這首先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連爲壹體的現狀使然。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密切相關、無法分離的背景下,在世界經濟中掌握了高科技、世界貨幣美元的美國,斷然不能容忍相關情況的發生,而且在這方面,美國的反擊工具甚多,而壹旦美國的反擊開始,對中國國內政治的影響將先從波及經濟開始、及至影響民衆生活,如此,國內政治也就難以穩定,其政治上的收益就令人生疑了。與此同時,這恐怕也是中國作爲經濟和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二地位的必然結果。美國作爲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武裝力量的國家,斷不能讓自己被中國轟下世界第壹霸主的交椅,必定會強烈反彈。如此壹來,中國的外部環境安全將變得不可預測與控製,乃至有可能進入危險狀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今天對中國的封鎖和遏製是在當前美國受疫情和國內經濟不景氣影響的背景下進行的,因而是受到當前美國自身環境製約、是有限和可控的,在此意義上講,中國客觀上存在着短期的機遇期。但如果明年世界疫情好轉,美國能夠對國內疫情實現有效控製,併重啓經濟,則中國的短暫的機遇期也就結束了。屆時可以想象,中國的外部環境會比現在更加緊張。

因此在中美關係中,國際鬥爭的緊張有利於達成某些國內政治目的的觀點,併不切合實際,甚至嚴重地弊大於利。

外交的核心目的是利益,在這壹點上,崔天凱大使講話中的那句話是擲地有聲的:鬥爭的目的應是爲了維護人民利益和戰略全局,那在鬥爭的過程中,就應儘可能減少影響人民利益和全局的代價,人民的利益得來不易,絕不能讓任何人掠奪。

善於妥協、團結大多數

爲了實現崔天凱上述“維護人民利益和戰略全局”的目的,當前中國外交有調整的必要,以避免崔天凱所說的“無準備之仗、無把握之仗”、以及“賭氣仗”和“消耗仗”。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善於妥協、團結好國際社會的大多數成員。

就中國國內的政治和經濟現實來說,避免崔天凱上述擔心的關鍵是:不打意氣用事下催生的意識形態之戰,即不讓意識形態左右自己的行爲,不爲國內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戰,而隻搞利益博弈,這是外交的天然目的。因爲中國的意識形態是爲當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民衆所難以認同的,因此搞意識形態絕沒有機會贏;而後者是天經地義、舉世皆然,可以得到理解。

其次是要團結好國際社會的大多數國家和成員,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而在這壹點上,中國外交的非意識形態化就非常重要,否則在國際上必然沒有朋友。中國的外交工作絕不能意識形態化和網紅化,那是對中國利益的反其道而行之行爲,它必然損害中國人民利益和戰略全局。

當然,在中國國內政治已經發生相當變化後,做到上述兩點不那麽簡單和容易。但爲了人民利益和戰略全局,必須下定決心解決,正如崔天凱所言,決不能因爲“自己的大意、怠倦和無能,使之遭受損失”。否則的話,疫情結束之時,就是中國外交更加困難甚至危險之時。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9.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0.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1.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2.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2407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