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9日,中国官方公布了2020年6月15日加勒万夜战的战况和中方战损。据中方信息披露,加勒万夜战始于印军以谈判为名,诱骗中方军使,后调集多人持械包围。这也是印度军警此前在班公湖北岸曾使用的方法。中方军使先与之搏斗,后与援军会合,打死印军20人,伤76人,俘10人,也付出1伤4死的代价。这一细节填补了中印一年对峙的最后一点空白,也展示了印方在2020年对峙中一以贯之的战法和作风。
【中印冲突视频首公布 北京主动披露详情有何目的?】
— TimedNews.com (@TimednewsC) February 19, 2021
中国官方公布了2020年6月15日加勒万夜战的战况和中方战损。加勒万夜战始于印军以谈判为名,诱骗中方军使,后调集多人持械包围。中方军使先与之搏斗,后与援军会合,打死印军20人,伤76人,俘10人,也付出1伤4死的代价。https://t.co/W6YjnIXHF3 pic.twitter.com/B0pzQmJBSk
环顾2020年5月以来的中印对峙战局,外界可以发现,印军及其军警人员在前方已不止一次诱骗中方军使,试图借此俘获中方人员换取战功。这种局面可以让观察家们推导出一个重要的情报,即上至新德里军、政高层,下至印方基层军官均有对华军事冒险、偷袭“灰色地带”,以“跑马圈地”方式取得战果的意图,新德里的言行因此显出了极为可虑的一面。
在2020年5月前,印度前国安委员会顾问卡纳德就曾建议印度军警应在中印边界“拒止中方蚕食”、“袭击中方设施”,在这一思想影响下,中印双方就发生了班公湖北岸的一次小规模冲突。
目前,印度方面已经把加勒万夜战的“荣誉”或责任推给了率部参与袭击军使,后被打死的巴布上校本人,但从印度新闻信息局PIB发布的消息看,“迎敌建立观察哨”的巴布也只是奉命行事。根据PIB同期发布的一批包括10名战死印军的小传显示,印方当时在加勒万一带组织“雪豹行动”,投入兵力至少包括两个排,其中带队袭击的也另有其人,巴布只是其中军衔最高,排在死者名单最前端的而已。
根据印度国防部发布的“2020年终回顾”,在该报告第二章“印度陆军”的部分内,其第二节中印边界对峙的叙述中即确认了印军在2020年8月28日至29日间展开了“预防性部署”,“先于中国扩张主义者的计划”,“夺占了班公湖南岸高地”。
它展示了印军在班公湖的“攻势”并非单纯的军事冒险,而是印度国防部有留档的偷袭行动,是印度防长辛格、国安顾问多瓦尔、陆军总司令纳拉万、国防参谋长拉瓦特乃至莫迪本人均知情的特殊情况,新德里方面甚至已做好了包括开战的“任何可能”的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度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病外治的需要,一俟局势好转,则会立即调转风头。这种转向行为甚至会成为执政方的政绩。这使得新德里方面的行动时而见风使舵,时而目光长远。
尽管新德里在边境问题上难以与中国握手言和,印度各界短时间内也会因惯性继续煽动“爱国”情绪。但对以莫迪为核心的印度执政党系统来说,当前印度的主要矛盾已经上升到国内的民生、经济问题。北京与新德里之间的政治、经济的紧密联系将让局势转向可控与平稳。莫迪当局无疑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用以暂时解决当下问题,但新德里的休兵显然并非某种一劳永逸的结局。这也就成为北京面前的长远问题。
中国官媒史无前例的公布中印冲突的视频细节,到底有何深意?视频是否真实反映出对峙过程的全貌,或者只是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而做的“铺垫工作”,还有待时间为我们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