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8日,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冕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销售打火机、火柴等火源相关要求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在森林草原防火期(1月1日至6月30日)内,购买打火机、火柴须年满18周岁,并出示身份证实名购买,每人限购1个。这一条最严防火令引发热议,分析指出,地方政府“一刀切”的做法是中共干部的惯用手法,为的是摆脱责任,从“举措”上摘清楚关系,但实际效果很差,很难上令下达,因为不切实际所以无法执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共官员的管理水平堪忧。
【买火柴要实名制 四川凉山州冕宁县一刀切政策引热议】
— TimedNews.com (@TimednewsC) March 30, 2021
最严防火令是最白痴防火令! 地方政府“一刀切”做法是中共干部的惯用手法,为的是摆脱责任,从“举措”上摘清楚关系,但实际效果很差,很难上令下达,因为不切实际所以无法执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共官员的管理水平堪忧。https://t.co/Pcaf2INAqP pic.twitter.com/jrwJ5spg5g
据悉,有记者在走访位于冕宁县城的近10家超市和小卖部后发现,当地商家执行政策有松有严。在未出示身份证或随意登记信息情况下,记者也买到了打火机。中国自媒体“狐度工作室”评论指出:这种假装自己在认真防火,不仅是在做无用功,而且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反而可能忽视了那些真正该着力,该投入的地方。
据了解,“最严防火令”的出台,当然有其背景。凉山这些年一直笼罩在火灾阴影之下,2019年,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造成重大伤亡,30位救火英雄命丧火场。2020年,凉山西昌再次发生森林火灾,参与火灾扑救的19人牺牲、3人受伤。连续火灾造成的重大损失和伤亡,给凉山的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三月,正值凉山大部地区风干物燥、降雨稀少的时期,凉山大部分地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维持在高度危险级别,森林火警频频响起。在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基层防火投入十分有限,工作屡屡被动的情况下,当地政府采取“最严防火令”这种极端的行政管理方式。
“最严防火令”立意虽好,但未必有实际效果。“最严防火令”的核心有两点,一是限购,二是实名,但这两种办法,对于减少火灾,看不出有多大作用。打火机、火柴每人限购一个,看似能减少火源的流出。然而,作为一种日常用品,民众家家户户恐怕都有不少打火机、火柴储存,限购管至多能管住增量,却没法管住存量。
甚至从记者调查情况看,即便是增量,恐怕都难以管住,当地商家执行政策有松有严,记者在未出示身份证或随意登记信息情况下,照样买到打火机。而购买打火机、火柴即便实名,一旦发生火患,也无法通过火具追溯始作俑者。
“最严防火令”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民众生活带来了不便。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恐怕有执法过度的嫌疑。
当地的数据也说明了这种做法并没有作用,截至3月28日,冕宁县查处野外用火等行为57起,涉及责任人员五十多人。在冕宁县四十万人口中,这五十多人,只占极少数。让全县人民为这极少数人陪绑,受到严厉管控火具的惩罚,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也是因噎废食。
森林草原防火,要想真正取得成效,要做得应该是全面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力争把每个细节都做扎实,如此才能从源头上遏制火灾发生。
森林草原防火,作为公共安全管理的一环,必须科学和务实,不可用力用错了的地方。既误伤民众利益,也与防灾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最严防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