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据报道,PayPal全资接手了中国大陆第三方支付平台“国付宝”,将成为大陆首家全外资拥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师罗家聪分析认为,此举或显示中国借助这家市值2800亿美元的美资支付平台,达到“借力打力”的目的,一来可令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特别是蚂蚁集团的支付宝听话,二来可制造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假象。
在蚂蚁集团备受国内监管机关打压之际,美资的PayPal于国付宝持股比例则由70%增加到100%,成为中国首家全外资拥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国付宝旗下有针对B2B、B2C的网络支付产品、移动支付产品等,针对企业资金管理服务推出的云账户服务;针对跨境商贸领域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针对个人用户的手机钱包客户端等多款支付类。
PayPal于2018年3月内地开放外资投资支付机构准入限制后申请进入市场,2019年9月30日人行批准国付宝股权变更申请,PayPal购入70%股权,“海航少帅”童甫去年1月已卸下董事长之位,由PayPal高管接掌,被视为是权力交接。现时国付宝获多个牌照,可经营互联网络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业务、基金支付业务、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及增发预付费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屡被中国监管当局针对,却在此时此刻引外资PayPal入第三方支付市场,预计中国趁美国政权更替,与欧洲签投资协议,想营造“开放”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