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叁
農曆甲辰年 四月初一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畫家徐悲鴻逝世


2021-09-26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係、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併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叁人被稱爲畫壇的“金陵叁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徐悲鴻被尊稱爲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

 

田橫五百士

徐悲鴻出身貧寒,6歲時便跟着父親讀四書五經,後來又學繪畫。13歲時,家鄉發大水,他跟隨父親到處爲人畫肖像,寫春聯,依靠賣藝爲生。17歲時,徐悲鴻獨自到當時商業最發達的上海賣畫謀生,併想借機學習西方繪畫,但數月後卻因父親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

因爲家裏無錢供給他讀書,向別人借錢,可是誰也看不起這個窮小子。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態炎涼,不禁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於是將原名徐壽康改爲“悲鴻”,併以哀鴻自況,發憤繪畫,終於成了聞名中外的藝術大師。

箫聲

愚公移山

徐悲鴻20歲時再度來到上海,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震旦大學,爲日後的赴法留學打下了壹定的法語基礎。其間認識了著名的油畫家週湘、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劍父,在畫作上得到了他們的讚許和指點,增強了繪畫創作的信心。他還結識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爲,在其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的創作思路。

後獲得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的資助,在日本,徐悲鴻飽覽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畫家能夠會心於造物,在創作上寫實求真,但在創作上缺少中國文人畫的筆情墨韻,無蘊藉樸茂之風。

徐悲鴻從日本歸國後受聘爲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在京期間,相繼結識了蔡元培、陳師曾、梅蘭芳及魯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樹立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九方臯

傒我後

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併遊曆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 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缰之馬難以控製。”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併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曆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響。

留學4年之後,徐悲鴻的繪畫水平已達到可與歐洲同時期的藝術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畫作品《老婦》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覽會(沙龍)。

老婦

六駿圖

由於北洋政府壹度中斷學費,徐悲鴻被迫轉至消費水平較低的德國柏林。在那裏,徐悲鴻仍然不放過每壹個學習的機會。他求教於畫家康普,到博物館臨摹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併且常去動物園畫獅子、老虎、馬等各種動物,以提高自己的寫生能力。

當徐悲鴻重新獲得留學經費後,便立即從德國返回法國繼續學習。隨着繪畫水平日漸提高,創作出壹係列以肖像、人體、風景爲主題的優秀的素描、油畫作品,如《撫貓人像》、《持棍老人》、《自畫像》等。

徐悲鴻在旅歐的最後階段還先後走訪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意大利的米蘭、佛羅倫薩、羅馬及瑞士等地。美麗的異國風光令他陶醉,歐洲繪畫大師們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淺。長達8年的旅歐生涯,塑就了他此後壹生的審美意趣、創作理念和藝術風格。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一周最热
  1. 阿斯利康承认罕见副作用 全球范围内撤回新冠疫苗
  2. 日本研究发现注射第三剂mRNA疫苗后 癌症死亡率显著升高

相關文章

  1. 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
  2. 一个光子首次被“劈裂”成三个
  3.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诞辰
  4. 首次合成尼龙
  5.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
  6.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诞辰
  7. 日本退出国际联盟
  8. 希特勒提出《二十五点纲领》
  9. 活字印刷机首印《圣经》
  10.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诞辰
  11. 首届奥斯卡颁奖
  1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权发展50年》的白皮书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50811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