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農曆甲辰年 叁月廿七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基因定製自己的孩子 是人類的瘋狂還是未來?


2023-04-22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出品丨虎嗅科技組

作者丨蘇北佛樓蜜

想象壹下,想要孕育新生命的妳獲得了壹次免費機會,通過DNA檢測就能篩選出未來最有機會上名校的“聰明”胚胎,讓妳的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

妳會進行測試嗎?

如果妳的回答是欣然接受,那麽,妳和40%美國人觀點壹緻。壹項民意調查顯示,近40%的美國人希望能夠通過該方法選擇試管嬰兒胚胎,爲了讓他們擁有更加出衆的“智商”,儘管倫理學家和基因科學家均認爲這有悖常理。

目前,該項調查已經發表在《科學》雜志上,併有美國公司開始對外銷售胚胎預測測試。壹切似乎脫離出“反烏托邦”的文學化設定,快馬加鞭地奔向現實。

第壹個“基因篩選”嬰兒已經叁歲了

轉基因技術誕生之初,就有壹些具有野心的科學家希望將轉基因技術用於人類繁衍,在他們看來,通過轉基因技術來製造出更聰明、強壯、更能抵禦疾病的人類,可以使人類這個種族變得更強大。

在許多科幻小說中,這種人被稱爲“超級人類”。他們將獲得最優異的人類特性,比如更健康,漂亮,聰明。

拉法爾(Rafal Smigrodzki)是壹位神經學家,某壹天,他碰巧讀到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上的壹篇報道。文中,作者介紹了壹種胚胎篩查技術,增加社會的不平等。文章拿1997年的反烏托邦電影《千鈞壹發》做比,併認爲社會被分裂成兩派,壹派的基因出自天然,另壹派的經過人爲篩選。

批判聲中,拉法爾卻有着別樣的觀感。他和女友年紀都大了,但依舊想要屬於自己的孩子。當時,留給他們的唯壹生育機會,就是試管嬰兒。他們找到了報道中提到的Genomic Prediction公司,後者說可以篩選它們的胚胎,查找壹係列疾病的風險。

該公司使用的是壹種叫做PGT-P的技術,需要和提供試管嬰兒服務的醫院合作,從胚胎中分離出細胞,做基因測序,分析其中的壹些突變,判斷這個胚胎成長中會出現的疾病風險。爲了協助用戶做判斷,該公司還會給所有胚胎打上壹個分數。隻有分數最高的胚胎才有機會存活,其他胚胎責備“淘汰”

按照幹預靶細胞的不同,人類基因編輯可以分爲體細胞基因編輯和生殖係細胞基因編輯兩種。

體細胞基因編輯技術幹預的隻是人類體細胞,這種幹預併不整合到受體細胞染色體中,這樣受試者遺傳信息的改變僅限於其有生之年,不會遺傳給後代。因此,體細胞基因編輯又稱爲非遺傳性基因編輯。

而生殖係細胞基因編輯則是對人體配子、受精卵或者胚胎進行的基因幹預,通過替換生殖細胞中的遺傳基因,改變生殖細胞中的病態遺傳物質,從而根治遺傳病,或者通過基因改良,達到使人類性狀增強的目的。

生殖係細胞基因編輯又稱爲遺傳性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嬰兒不僅包括通過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技術“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這就是上文PGD技術的基本運作方式,主要以優生爲目的的基因篩選、爲救治患有遺傳性疾病孩子的組織配型,還包括以增強人類性狀爲目的的基因改良。

不少試管嬰兒的專家拒絕了拉法爾及女友的請求,認爲這樣的要求“不道德”。拉法爾表示不讚同,如果壹項技術能對自己的孩子有利,爲什麽會不道德呢?

如今,他們的女兒奧雷娅(Aurea Yenmai Smigrodzk)已經快叁歲了。

這是個自己的命運經過了父母的精心挑選的孩子,成爲了世界上第壹個應用PGT-P技術的人。根據評分,她更有可能過上無病無災的長壽人生。

關於“公平”

上文中提供該服務的Genomic Prediction 目前隻提供兒童在以後的生活中患上精神分裂症或糖尿病等常見疾病的幾率相關的分數。該公司表示,將不提供評估“學習能力”或“智力”等分數,也沒有該項計劃。

但即便如此,專家們仍對預測性胚胎測試表示擔憂:去年,歐洲人類遺傳學協會稱它們爲“未經證實的、不道德的做法”,併建議在製定出管理該技術使用的政策之前明令禁止測試。

即便測試確實有效,也會帶來下壹個問題。

遺傳學家帕特裏克特裏和經濟學家丹尼爾 J. 本傑明認爲,胚胎測試可能會“加劇社會中現有的不平等”。例如,如果隻有某些社會經濟群體可以使用它們來生育更健康或更聰明的後代,那麽。對於沒有能力展開測試的群體而言,是不公平的。

然而這幾年來,圍繞類似技術的討論非但沒有終結,還有愈演愈烈之勢。《科學》的大規模調查,有近7000人參與。調查顯示,在問及如果讓自己的後代進入頂尖大學的概率提升2%,他們願意使用哪些方法時,認同胚胎篩查技術的比例超過40%。而在35歲以下更爲年輕的群體中,比例接近壹半。

出於對人類自然本性保護的立場,生物保守派的代表對人類基因編輯表示否定,或者提出質疑。

他們擔心,生物技術將用某種方式使我們人類失去“人”的特性,也就是失去人作爲人的本質和基礎。 這壹本質始終是我們面對我們是誰、向何處去的基礎。雖然在曆史長河中人類經曆過無數的滄桑變化,這壹點的意義卻始終未變。

若是基因增強技術導緻人類失去訓練、學習或工作挑戰的話,那麽, 該技術就可能威脅甚至破壞人類自我認識和演化發展的核心。各種不同的基因增強技術都是壹種消除人的偶然性、不完美性和脆弱性的嘗試或實踐。

生物學家哈貝馬斯也認爲,由於基因增強技術出現的可能, “人的自然本性的未來”將面臨風險。基因增強技術破壞了“物種倫理學的自我認識”,這個認識決定着“我們自己是相互之間有行動自主權的人”。

由於生殖係細胞修改和編輯的高效率,隻需要修改壹個細胞,長大成人後身體內每個細胞就都會攜帶新的遺傳性狀。生殖係細胞基因編輯也許會成爲人類作爲壹個地球物種自我異化和自我毀滅的開始。

壹旦生殖係細胞基因編輯普遍使用,人類就將開始擺脫千百年來自然曆史留給我們的印迹,對自身開始自我創造和改變,併按照父母壹代的意願和價值觀塑造自己的後代。

對於不少倫理學家和社會學家來說,這種情況對人類發展而言是“緻命”的。因爲基因編輯嬰兒也給人類基因庫及人類未來帶來巨大風險。

人的基因多樣性是人類世代相傳的壹筆寶貴財富,遺傳基因多樣化的消失將是人類的災難。基因編輯技術還可能帶來不可逆轉的人與人之間的永恆的不平等。他們認爲,若這種不平等延續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甚至可能導緻人類毀滅。

如何在技術和人性中尋找平衡點,將是人類社會無法承受之輕。他的答案無法從民意調查中被找到,也無法被技術界定。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一周最热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后疫情时代关于新冠大流行的50个疑问

相關文章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后疫情时代关于新冠大流行的50个疑问
  2.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3.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4.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5.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6.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7.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8.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9.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10.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1.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2.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50513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