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農曆甲辰年 叁月廿二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中華民族共同體”:習近平如何重塑中國國家認同


2022-10-11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10月11日,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道,在中國西南部的藏族村莊裏,共產黨官員壹直在傳播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民族團結準則:所有民族必須融爲壹個不可分割的中國,擁有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共同遺產。

在四川省甘孜州的壹個藏族地區,上萬名公職人員與當地家庭結成對子,收集信息,併向各家贈送大米、食用油和習近平的畫像等禮物——這壹切都是爲了強調他的信息,從西部的新疆到東部處於爭奪中的台灣島,都有壹個全面的中國身份。

據當地報紙報道,甘孜州委書記沈陽對壹戶人家說,“今後我也是妳們這個家庭中的壹員了。”

這場運動背後的民族主義動力對習近平重塑中國的努力越來越重要,對教育、社會政策和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雖然對祖國的呼喚長期以來壹直是該黨工具箱的壹部分,但習近平將其提升到新的高度,呼籲建立壹個統壹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爲抵禦國內外威脅的堡壘。

習近平正準備在週日的黨代會上獲得開創性的第叁任期,他實際上已經任命自己爲中國的首席曆史學家,他精心策劃了壹個在博物館、電視節目和期刊中重述的故事,將他的專製集權議程作爲根植於古代的價值觀的實現。

在他的願景中,無論哪個民族,所有中國人都被文化紐帶聯係在壹起,這種文化紐帶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幾位帝王。言外之意是,任何違抗習近平優先事項的人也是在背叛中國神聖不朽的價值觀。

在美國、俄羅斯、印度和其他國家經曆自己的民族主義復蘇時,習近平的願景也是爲了讓中國避免不利的影響,特別是來自西方的影響。5月,習近平對政治局(其成員爲該黨的25名最高官員)發表講話稱,西方人往往錯誤地認爲,中國隻是壹個現代民族國家。

“西方很多人習慣於把中國看作西方現代化理論視野中的近現代民族國家,沒有從5000多年文明史的角度來看中國,”他說,5000年是壹個經常使用但有爭議的起源紀年,“這樣就難以真正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未來。”

在極端情況下,習近平對單壹中國身份的堅持導緻了學者和外國指控中國進行文化種族滅絕,理由是新疆的維吾爾人和其他主要穆斯林群體被大規模拘留。

其他灌輸工作正在西藏、蒙古和回族穆斯林中進行。習近平的信息也針對香港和台灣,後者對北京的統壹要求越來越反感。“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他對官員們說。

十年前,甘孜是西藏人的抗議中心,爲譴責中國的統治,抗議者進行自焚,有時甚至失去生命。新的運動似乎旨在根除任何殘餘的潛在抵抗。

該活動是爲了“鼓勵他們壹家要在保留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多想辦法、轉變傳統觀念”,參加活動的官員拜訪的藏族招待所經營者伍吉澤仁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

“關鍵是團結”

這些出土於四川省西南部的文物,看起來與中國之前發現的任何東西都完全不同。巨大的頭顱雕塑,突出的管狀眼睛。長着尖耳朵的金面具。壹棵四米高的青銅樹,看起來像是崇拜物。

叁星堆遺址是中國最壯觀的考古發現之壹,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壹直在發掘,過去兩年裏又發現了1.3萬件文物,引起了新的關注。許多看過它的人都會問同壹個問題:這些看起來不像來自地球的東西和中國有什麽關係?

“我覺得叁星堆可能是來自外星人的,”參觀叁星堆博物館的遊客韓中寶說。“我感覺叁星堆的文化跟中國文化沒什麽聯係。”

中國當局則極力反駁。政府宣傳稱,這些有3000多年曆史的文物證明,早期的中國文明比許多人之前認爲的更加多樣化,但從根本上來說是有凝聚力的。

“多元壹體關鍵在壹體,”北京大學考古學家孫慶偉通訊社新華社表示。“叁星堆文明是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壹個篇章,它本身也包含了多種文化因素,但最後融入到中華文明中來。”

專家指出,製作叁星堆青銅器所用的材料和工藝與中原諸國的青銅器有相似之處,那些王國在傳統上被視爲中華文明的搖籃。

“通過這種很具體、實際的科學證據,我們也想把這種聯係壹條條的給它復原起來,”最近領導了壹些挖掘工作的四川大學考古學教授黎海超在壹次採訪中表示。“‘多元壹體’它不僅僅是壹個空的口號。”

但其他考古學家認爲,這樣的古代聚落併不能支持中國幾千年前就是統壹國家的現代主張。

“過去就沒有過理想化的國家,”研究過叁星堆遺址的台灣古中國學者王明珂說道。他還說,中國和世界的民族起源故事是當局爲了鞏固權力而編造的。“然後他們就說,‘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明、我們的祖先就來自這裏。’”

對於習近平而言,這些問題都飽含政治意蘊。在今年5月召開會議探討中華文明的起源之前,他曾在2020年主持過關於“中國特色考古學”的中央政治局會議。2017年,他還與川普總統就中國與埃及哪國文明更古老的問題爭論了壹番。

“文化沒有斷過流的,始終傳承下來的,隻有中國,”在北京故宮漫步時,習近平這樣告訴川普。

政府對曆史和考古研究增加了資金投入。隨之而來的,還有研究人員的發現結果必須反映官方敘事的壓力。政府在考古工作的五年規劃中寫明,考古項目應“揭示中華文明多元壹體形成與發展過程”。

此舉的目的就是爲了激發出像17歲高中生聶玉英(因)在參觀叁星堆博物館時那樣的自豪感。

“它們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聶玉英在談到這些展品時說。

“我們深受西方文化和藝術的影響,”她補充道。“爲了我們的未來發展,爲了不忘記自己的根,我們必須學習這個國家的過去。”

中國政府所付出的努力遠不止在叁星堆。它嚴格要求關於西藏、新疆和邊境地區的書籍展覽都要將這些地方描繪成中國亘古不變的壹部分。官員們辯稱,藏族與中國的多數民族漢族之間有基因和語言聯係,這說明了在數千年前,即使是西藏的山脈也與中華文明息息相關。

“中華民族共同體它是原來就存在這個自然現象,自然本質,我們再給它壹個名稱,”上海復旦大學遺傳學教授李輝在最近壹次演講中說道。“我們先有壹個共同體,然後才有各個民族。”

“自家的陌生人”

當這種關於中華民族地位的強勢願景已經影響到他經常前往的偏遠城鎮和村莊時,嘉洛(音)變得愈發擔憂。

作爲壹名教育專業的藏族教授,他數十年來壹直遊曆中國西部,鼓勵那裏的藏族行政人員、教師和家庭以他們自己的母語和文化繼續教書育人。他的努力從來都不是壹件易事,隨着近年來學校幾乎全都改上漢語課程,他的工作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挫折。

“語言不僅僅是語法,”他在壹次採訪中表示。“它承載了我們的文化。”

習近平大大加快了向少數民族灌輸中國語言和文化的步伐,對新疆最爲無孔不入,但對藏族和蒙古族也是如此。

2020年,位於中國北部內蒙古的官員拘捕了抗議學校改授全中文課程的家長。去年,中國教育部還頒發命令,要求所有少數民族兒童的學前教育必須使用普通話。

“我國民族工作長期偏重維護少數民族特殊性、傳統文化和自治權利,”7月,倡導加強少數民族融合已久的北京大學社會學家馬戎在官媒《環球時報》刊文稱。

習近平政府壹直在提拔支持這種觀點的官員。今年,潘嶽被任命爲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從上世紀50年代到2020年,該委員會壹直由少數民族官員領導。但潘嶽及其前任都是漢族,而潘嶽也非常樂於接受根植於古代的共同身份觀念。

“中華文明從未中斷,根子在大壹統,”潘嶽在去年的壹次講話中表示。“曆史上,中國不乏多元族群與多元宗教。但無論族群如何多元,總能因命運與共而融爲壹體。”

現年55歲的藏族教育家嘉洛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了他的努力,當時中國政府的民族政策較爲寬鬆,藏區學校經常以自己的本土語言給孩子上課。

嘉洛說,他希望藏族孩子可以先學地方語言——藏語實際上是壹個由多種方言組成的大家庭——然後再去掌握標準語言的寫與說。

在習近平治下,留給地方語言的空間越來越逼仄。學校愈發嚴格地要求學生基本隻接受中文教育。嘉洛表示,自2016年以來,越來越多年僅四五歲的藏族兒童被送往寄宿學校,以加速接受中文浸淫。當孩子們在週末返回家中,他看到了這樣做的效果。

“感覺就像他們成了自己家中的陌生人、客人,”嘉洛說。“他們不參與談話,也與父母沒有肢體接觸。”

在雲南省壹所大學的教學合同被終止後,嘉洛於2020年底離開了中國。他說,擔心藏族身份和教育行動主義會讓自己遭受越來越多的政治懷疑。如今,他在加拿大這個他曾經的求學之地發起運動,希望能結束中國對藏族兒童上寄宿學校的強製。

“有壹段時間,我們還得到了用自己的方法做事的壹點空間,”他說。“現在我們可以談論西藏的學校教育,但已經不能說還存在藏族教育了。”

祭祀黃帝

本月,在浙江省東部的壹處鬱鬱蔥蔥的狹窄山谷裏,數百名官員及其賓客匯聚壹堂,參加了壹場祭祀黃帝的典禮。

號角和鼓聲奏響。軍人們爲這位漢人的祖先、神話中的神祇帝王獻上花籃。數十名穿着飄逸長袍的表演者載歌載舞。壹條巨龍被放飛到空中。

“偉哉吾祖,爲五千年華夏人文開基立業,”當地的市長吳舜澤歎道。他還有寫給習近平的獻詞。

這樣的民族塑造奇觀浮誇又牽強地復刻了古代儀式,在中國各地的規模都愈發宏大、復雜和引人注目。

習近平的民族運動還旨在建立佔中國總人口91%的漢族的團結。官員們將由國家管理的民族主義——即有組織、照本宣科、程度可控——視爲壹種工具,用來引導公衆情緒,併在面對(尤其是來自美國及其盟友)日益增長的敵意時保持統壹戰線。

這是習近平意欲將台灣併入中國的驅動力。在黃帝祭祀大典上,吳舜澤承諾與台灣的統壹“勢不可擋”。

“按照這樣的觀點,何爲中國的,將由黨來定奪,”新西蘭的漢學家白傑明(Geremie R. Barmé)表示。

壹個風險在於,政府可能會讓民族主義失控,哪怕它鼓勵了這種情緒。今年夏天,出於對北京未能強行阻止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台灣的失望,中國社交媒體用戶怒火中燒。他們抱怨說,政府的誇誇其談讓他們誤以爲會採取軍事行動,併嘲笑中國軍隊軟弱無能。

北京迅速把民憤控製在了其允許的範圍內。在佩洛西訪台後,北京發布了壹份強調兩岸血緣和文化聯係的政策文件,重申了台灣始終屬於中國的立場。中國外交部長將台灣總統蔡英文稱爲“不肖子孫”。另壹位官員指出,在台北餐館售賣的面條證明台灣是中國“失散多年的孩子”。

藥企員工楊晨在中國中部的鄭州附近幫助組織了壹年壹度的黃帝祭祀典禮,他希望更多台灣人能參加這樣的儀式。

“認可自己是中國人,這個還是挺好的,先從文化上先找壹個共同的認可的東西,”他說,隨後他開始猶豫這些象征符號能否贏得台灣的認同。“但是也不壹定哈,前壹段時間不是還發生了佩洛西去(台灣)的事嗎?”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一周最热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后疫情时代关于新冠大流行的50个疑问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9.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0.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1.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2.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3022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