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農曆甲辰年 叁月廿六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中國政府債務遠超國際警戒線 習近平背着大雷


2023-03-08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3月8日,據美國之音報道,中國人大將產生新的壹屆國務院。人們普遍關心新政府如何解決國計民生問題,解決經濟問題。但是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爲,在解決中國經濟最大隱患方面,新政府恐怕乏善可陳。

最近以來,有關中國經濟的消息併不樂觀。例如,在中國經濟總額中有20%依賴出口,其中對美國的出口比重最大。根據《日經新聞》的報道,中國2022年11月對美國的出口與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25%。

《日經新聞》今年2月9日曾經報道,從2022年10月以後,壹般消費品佔比較高的中國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運輸量同比減少3成。2月21日,《日經新聞》報道說,今年1月份,消費產品居多的中國發往美國的集裝箱減少23%,已連續5個月出現兩位數下滑。

在拉動國民經濟40%以上的房地產業,各種消息負面居多。壹些經濟學者指出,北京的困境在於如何應對建築業以及從鋼鐵和水泥到家具和洗衣機等許多相關行業的衰退。

經濟學家和政治評論家、前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對美國之音記者說:“我們看到習近平上台以來,無論是股市、房市都是每況愈下,然後出口經濟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成爲國民經濟主要支柱了。以前由出口經濟拉動的幾十個相關產業現在都比較衰落。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看出中國的經濟熱點在哪裏。”

地方債務 隱患巨大

經濟學家何清漣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特別指出了中國經濟中壹個長期存在的老問題。

何清漣說:“就是那個地方債。這個問題要清理,但是能不能清理好那可是壹個問題。因爲中國從改開以來,清理債務實現隻成功過壹次,就是朱镕基清理叁角債,清了幾年終於搞完。其他的沒搞成功過。所以這壹點,限製借債這壹條,尤其是限製企業直接拒絕外債,以免引起國際糾紛,這壹條我覺得他做的還是對的。中國政府管控債務這個政策是對的,但是到底起多大作用不知道。”

中國官方,包括財政部部長劉昆都表示,中國計劃在2023年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用刺激措施、補貼和減稅相結合的做法,支持經濟復蘇。對此何清漣指出,今後肯定是貨幣寬鬆,但是寬鬆的尺度到底有多緊,能否約束資金的流向,這仍然是壹個老問題。

何清漣說:“我認爲再投到這個房地產公司上面去,是引鸩止渴,不會有好效果,隻不過是把今年該發作的病算到明年、後年或者更晚壹點時期去發作了。”

地方債務問題是最近十幾年經濟學家們壹直非常關注的中國經濟的問題。美國加州大學聖疊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副教授、中國經濟專家史宗翰(Victor Shih)2023年2月4日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指出,在2009年年初,當時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同意地方政府大舉設立地方融資平台,利用土地抵押向國有銀行貸款,兩年時間貸出的款項就超過10萬億人民幣。此後每年都增長15-20%。史宗翰認爲,中國地方債務的規模應該接近100萬億人民幣。

中國事務專家、經濟專家程曉農博士通過研究也得出的中國地方債務大緻的數字。程曉農2023年2月27日在自由亞洲電台撰稿說,根據中國的公開數字,2022年底全國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高達35萬億人民幣。再加上更多的“隱性債務”,中國的地方債務在2020年年底就已經達到88萬億人民幣。因此,加上中國中央政府的22萬億債務,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總債務高達11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91%,大大超出國際公認的60%的警戒線。程曉農認爲,中國的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還清債務了”。程曉農指出,巨大的債務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中國將面臨壹場全面而極其嚴重的經濟災難”。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指出:“全中國在過去的這幾年當中已經把所有的財富基本上消耗的,給浪費的差不多了。在2022年,我們所知道的各31個省市自治區,這個不僅地方債務高的就是天文數字了,而且現在是財政收入明顯少於財政支出,全是赤字。31個省市自治區沒有壹個有盈餘的財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更是舉步維艱。”

新政府,老套路

對於困難多多的中國經濟,人大推出的新政府會產生什麽影響?多數經濟學者併不看好。人們普遍認爲,新國務院的經濟團隊缺少中央壹層的管理經驗,缺少對中國經濟的總體認識。對於預計會取代劉鶴擔任主管經濟金融事務的何立峰,經濟專家們認爲,以他過去的經曆和表現,看不出他能夠大幅改善中國經濟。

中國政經事務專家程曉農博士認爲,新國務院經濟團隊中的何立峰擔任過國家發改委主任,算是唯壹個對全國經濟形勢有所了解的人,但是他併不具備出色的政績。

何立峰在2014年調入國家發改委之前,曾經在天津工作過5年,擔任過天津市委副書記兼濱海新區的最高負責人。經濟學者李恆青指出,何立峰被習近平認爲是所謂的“經濟專家”,調到中央去。但是何立峰在天津濱海新區的政績就是給天津留下了壹大筆地方債務;在濱海新區的於家堡金融區留下了大量空置的大樓。

李恆青說:“何立峰到了天津了以後就提出來壹個發展天津的壹個大的壹個盤子,說要把天津建設成東方的曼哈頓,東方的經濟明珠。”

李恆青說,何立峰的想法就是,紐約的曼哈頓是在壹個半島上。所以他就在濱海新區的於家堡建了很多高樓大廈,建立非常好的辦公區,很好的配套生活區、醫療衛生保健、兒童教育等各方面設施,聲稱要比曼哈頓還要優越,築巢引鳳,吸引世界500強到天津落戶。

李恆青說:結果怎麽樣呢?結果人家這些世界500強企業幾乎就沒有幾個過來。這東西不是妳想象的,妳想當然的就搞出來的壹個經濟模式。結果是什麽?結果是蓋了壹個‘鬼城’。到現在濱海新區就是高樓全是空的。還不止這些,還留下了500億的債務。”

加州大學聖疊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副教授、中國經濟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也對何立峰的能力表示質疑。他也提到何立峰在濱海新區建設“新曼哈頓”的項目。史宗翰在2019年4月11日和2023年2月4日先後兩次接受《紐約時報》採訪,都談到天津濱海新區,也談到何立峰。他表示,何立峰在擔任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期間盲目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最過火的壹個項目就是所謂‘新曼哈頓’”。“他當時的概念就是在這壹片荒地上蓋壹個新的紐約曼哈頓,壹下子蓋幾十個摩天大廈。”史宗翰指出,當時何立峰就是向國有銀行,通過地方融資平台借了大量貸款來蓋樓。結果2013年基本完工之後,樓都是空的。

袁莉說,她的同事們2019年曾經到那裏去看過,五分之四的大樓仍然是空的。袁莉還說,根據《2021年全國各省市主要財政及債務數據對比》,天津的債務率是31個省市自治區裏面最高的,達到206%。

史宗翰認爲,新上來的副總理何立峰很可能再推出壹係列基礎設施項目,短期內把經濟拉上去。但是中長期來說,很多項目會變成爛尾項目,政府債務規模會更大,隨後會產生壹係列問題。

解決債務問題,政府向老百姓開刀

爲了解決住房財政困難,中國各級政府已經採取措施“內捲”,向普通民衆伸手。經濟學者李恆青指出,各地政府已經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例如實施房地產稅,推遲退休年齡,減少醫保中對個人的返還,但是也因此遇到民衆的巨大阻力。

李恆青說:“大家要麽是上街了,上街抗議了,要麽就是停止再買社保了,很多的自由職業者現在拒絕再繼續購買社保。我們知道,在中國現在至少有將近3億就是自由職業者。實際上老百姓已經把他們的怨氣通過他們的行動表達出來了。大連、武漢、廣州,這樣開始大家上街抗議。我在看新聞聯播上他們採訪這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他們講的那些東西全都是所謂的技術上的修修補補,但真正動真的沒有壹個人敢去碰。”

程曉農在自由亞洲電台發表的文章中表示,地方政府借債以後要靠借新債來還舊債。目前最大的新債來源就是民衆的儲蓄。2022年底中國居民存款壹共是120萬億人民幣;而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110萬億。程曉農認爲,中國民衆的大部分儲蓄已經被地方政府拿去還債,隻是給各個銀行留下了永不兌現的欠條。程曉農質疑道:“這種‘民衆存款搬家’的把戲能不能永遠玩下去?關鍵在於,會不會早晚把銀行的銀根抽空,導緻銀行對存戶的日常兌付發生困難。這種情況去年下半年已經 陸續在中國許多銀行發生了。很顯然,地方政府玩‘民衆存款搬家’的把戲,早晚壹天要出大問題。”

現在,人們要看看,中國人大推出的新政府如何應對這個棘手的問題。

但是經濟學家何清漣提醒說:“中國政府有時候做壹件事情,壹執行起來就變成了加大力度,亂搞壹切。這是中國政府的老毛病,我認爲也是很難改的,因爲中國政府控製經濟從來就沒有逃過壹個規律:叫做壹管就死,壹放就亂。到現在爲止也是壹樣。”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一周最热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后疫情时代关于新冠大流行的50个疑问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9.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0.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1.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2.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5040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