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農曆甲辰年 叁月十八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李強:新總理記者會“首秀” 沒金句 向民企外資喊話


2023-03-13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3月13日,據《BBC News》報道,3月13日上午,第十四屆中國全國人大第壹次記者會召開,中國新總理李強揮手走進會場,緊隨其後的是新任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

這是李強作爲中國總理的“首秀”,他長期在地方政府任職,併無豐富的中央政府工作經驗,因此他的形象此前在全國和世界舞台上也不太爲人所知。

每年中國的“兩會”上,有“壹頭壹尾”兩出重頭戲,分別是開幕時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以及閉幕以後的總理記者會。

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學家蘇月表示,記者會上李強沒有回答挑戰性強的問題,可能是因爲他缺乏在國務院的工作經驗。

“儘管他的表現與其前任截然不同,但他所面臨的經濟挑戰卻是相似的,李強併沒有利用這個機會提出新的、強有力的政策倡議。這意味着李強至少在上任的第壹年,在政策決策方面的主導權有限,政治局會議仍將是評估中國政策方向的關鍵。”蘇月表示。

5%的目標“併不輕鬆”

李強再次提及今年中國定下的GDP增速目標。

他說,“今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定爲5%左右,這是我們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確定的。當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元,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併不輕鬆,需要倍加努力。”

今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壹公布,立刻引發廣泛關注,因爲該數值低於幾乎所有機構和經濟學家的預測。

但李強也列舉了中國經濟的優勢條件,“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體係完備,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基礎厚實等,更重要的是製度優勢顯著。”

他還補充,“從最近兩個多月情況看,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壹些國際組織也調高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我想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對此,我充滿信心。”

此前經濟學家分析,5%這個目標傳達的信息,隱含着政府對風險的考量,比如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以及萎靡不振的樓市。同時也暗示對於互聯網等行業的監管不會因爲刺激經濟而放鬆。

對民企和外資喊話

在首次總理記者會上,李強着墨最多的部分是民營企業和外資。

他表示,“我長期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經常有機會與民營企業家交流,對他們發展中的期盼和顧慮還是比較了解的。確實,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壹些不正確的議論,使壹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

他說,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而且“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我們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製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對於外資,他說,“中美兩國經濟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彼此都從對方的發展中受益。我去年大部分時間是在上海工作,接觸了不少包括美資在內的外企高管,他們都告訴我看好上海、看好中國。這些都表明,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爲。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係副教授莊太量表示,從李強的履曆也可以看出來他的風格——他在上海、浙江主政過,也在香港念過書,他的風格比較重商,他對西方資本不會抗拒,但是也不會全盤接納,主要因爲中國國情有其特殊之處。

莊太量稱,他壹上來就給民營經濟打了壹劑“強心針”,是因爲之前管得比較厲害,所以他現在也有必要出來說明政府的立場以穩經濟爲主,安撫民營企業。他還在傳達信號,炒作中美關係是政治操作,不是事實,而對外開放是中國繼續要走的路,望外資來投資中國。

蘇月稱,李強試圖向私企和外國投資者保證,中國政府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但是,“即使李強作爲壹個親商的總理出現,併且在浙江和上海的任期內有良好的記錄,但缺乏製度化的措施意味着信心不會立即恢復。”

“兩個毫不動搖”指的是,“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展現個人特質和重點方向

雖然李強沒有很強的“金句”風格,但各媒體仍然普遍提及他在政府機構改革問題上的表述。

作爲最後壹個問題,李強對此回答比較詳儘,分了四個部分。

他提到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我長期在地方工作,有壹個很深的感受: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我們要推動各級幹部多到壹線去,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向人民群衆學習,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他還提到“提高創造性執行能力”——“各級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都要有服務意識、發展意識,特別是在履行審批、管理職能時,不能光踩刹車、不踩油門;不能儘設路障、不設路標;凡事要多作‘應不應該辦’的價值判斷,不能簡單地隻作‘可不可以辦’的技術判斷。”

本次兩會上,除了人事變動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得最多關注,其中對金融領域和科技教育領域的改革變動最大。

蘇月稱,李強花了最多篇幅談論促進民營經濟和建設服務型政府,反映出這兩個方面將是他工作的重點。李強幾次提到他在農村地區和基層政府的經驗,這也意味着儘管他缺乏在中央的工作經驗,但他將更加關注政策的實施,併與地方政府保持聯係。

“這總體上是個好消息,但也反映出李強的首要任務將是使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更有效率,而不是追求壹種完全不同的方法。”蘇月稱。

中國總理與記者會

BBC中文記者 陳岩

對於中國的政治肌體而言,“記者會”多少有些異物感,容易產生排異反應。高級領導人極少在國內舉行記者會,因此“兩會”後的中國總理記者會,幾乎匯集了中外媒體壹整年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儘管記者會上的提問被普遍認爲是已預設好的,但答問者時常會有超出預料的言論,在壹定程度上也塑造了時任總理的形象。

比如朱镕基,從副總理到總理,他主導中國十年的經濟改革,面對的社會復雜度和改革難度極高。

前五年作爲副總理的朱镕基已經開始劇烈地改變中國,1998年,在他履新總理後的第壹次記者會上,點名鳳凰台吳小莉提問。後者問,“外界稱妳是‘經濟沙皇’,妳喜歡這個稱呼嗎?”朱镕基說,“我不喜歡這個稱呼。”他接着說,“但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壹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種情緒化的表達在中共官員中併不多見。但彼時中國經濟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改革航路礁石密布,又恰逢長江流域遭遇百年壹遇大洪水,“地雷陣”和“萬丈深淵”的說法併不誇張。

雖然伴隨着不少副作用,但朱镕基在任期內已爲中國經濟成功打造出“叁駕馬車”——分稅製改革盤活財政,使投資成爲壹架馬車;匯率改革、加入世貿,使外貿成爲壹架馬車;房改推動消費成爲壹架馬車。

中國保持了超過十年“低通脹、高增長”的經濟奇迹。輿論普遍認爲,繼任的溫家寶政府隻是收獲了前任總理的改革成果,自身缺乏新建樹。

溫家寶在記者會上語氣緩慢,併且喜歡引經據典,鮮見出格的表達。直到他卸任前最後壹次記者會,卻對於格外敏感的“政治體製改革”進行了罕見的表態——“我深知,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製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成功,經濟體製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曆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到了李克強時代,他風格壹變,語速快而輕鬆,喜歡用“金句”——比如,“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衆辦事的‘爽’”;再比如,“人在幹天在看,現在是雲計算時代,我們要讓‘權在用,雲在看’”——但沒有流傳特別廣。

不過李克強的經濟學功底有時透露出對中國經濟的獨特理解。比如在2020年的記者會上,李克強說,“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引發熱議。

李強的第壹次記者會落下帷幕,沒有留下“金句”,或許是風格使然,也可能是新總理刻意爲之。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9.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0.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1.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2.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2623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