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農曆甲辰年 叁月十八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美中較量繼續 美國政府擴充人手 密切監測中共的全球足迹


2021-09-26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9月26日,據美國之音報道,美中加叁國因華爲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捕而起的紛爭,在美方和孟晚舟達成延遲起訴協議之後,暫時得到解決,但是壹些觀察人士認爲,美中兩國間的較量還將繼續。

在孟晚舟獲釋的幾天前,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報道,繼國防部之後,美國國務院也準備建立壹個“中國小組”應對中國挑戰,併且計劃擴充人手,密切關注和追蹤中國在世界主要國家的活動。分析人士說,該計劃反映拜登政府將與中國競爭作爲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軸。

國務院:有效應對與北京的競爭、合作與對抗

《外交政策》21日援引美國現任和前任知情官員的話說,國務院可能計劃增加20到30名中國事務官員,他們將在華盛頓或被派駐到美國駐他國大使館,監測中國在壹些特定國家的活動。

報道說,設置這些關注和監測中國海外活動的“中國觀察”官員始於川普政府時期,這些官員分屬國務院的各地區事務局,國務院新的計劃試圖建立壹個被華盛頓政策圈壹些人稱爲“中國小組”(china house)的中國團隊。除擴充“中國觀察”官員外,壹位官員對《外交政策》表示,國務院還考慮增加人手,追蹤中國購買新興技術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當美國之音詢問國務院是否計劃增加監測中國活動的官員人數時,壹位國務院高級官員沒有予以否認。這位高級官員表示,國務院通常不會公開談論具體的人事情況,但他指出,布林肯國務卿對美中關係的定位是有些領域競爭,有些領域合作,還有些領域對抗,“因此我們能夠有效管控所有那些領域,人們對此不應感到吃驚。”

餘茂春:美國應密切監測中共的全球足迹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中國政策顧問、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茂春說,國務院新的計劃令人歡迎,也是早就應該採取的策略。

他對美國之音說:“隨着中國走向全球,美國的中國政策也應當採取全球策略,密切監測中共的全球足迹和擴張。”

他表示,國務院的人事調整也反映出“中國在美國外交政策中比重增加的現實。”

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古舉倫(julian ku)也持類似看法。“這是緻力於將美國外交的重點聚焦於與中國競爭,”他對美國之音說。

拜登上個星期在聯大演講中說,在結束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將開啓壹個堅定不移的外交新時代。

他沒有點名中國,但是表示美國將進行“激烈地競爭”,以價值觀和實力領先,支持盟友和夥伴,“反對強國支配弱國的企圖,不管是通過武力改變領土、經濟脅迫、技術剝削,還是虛假信息。”不過他也表示,美國不尋求冷戰,併且準備好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與任何願意尋求和平解決共同挑戰的國家合作”。

各部會總動員聚焦中國

美國國務院不是唯壹做出調整的美國政府機構。今年年初,國防部成立了壹個由20人構成的中國工作組,以便“在與中國有關的事務上規劃出壹條堅實的前進道路”。據彭博社上個月報道,中央情報局也在考慮設立壹個獨立的“中國任務中心”,併計劃在全球布點,派遣精通中國事務的情報分析人員和技術專家。

《外交政策》的報道說,國務院的新計劃旨在整合聯邦各部門處理中國事務的官員,類似美國在反恐問題上的跨部門努力。

有批評人士認爲,此舉可能會誇大中國的影響力活動以及美中之間緊張關係,併可能增加官僚主義。

餘茂春認爲,這類批評很多來自美國社會中壹些謀求私利的人士,他們對中國在國際事務所有重要方面咄咄逼人的全球擴張視而不見,而美國傳統的對華政策壹直受到親中遊說人士、從中國獲得好處的前政府官員的影響。

他說:“這項計劃旨在修正這類不足,併爲製定更現實的中國政策注入更爲專業的能力。”

也有分析人士認爲,新計劃能讓國務院在應對中國海外影響力活動時,擁有更多元的應對策略,而不隻是被局限在以大使館爲中心的應對模式上。他們指出,中國的統戰網絡已深入滲透到多個國家。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最近在美國的《外交事務》雜志9月/10月刊發表題爲《北京的美國喧囂:中國的大戰略如何利用美國的實力》(beijing’s american hustle, how chinese grand strategy exploits u.s. power)說,北京的大戰略包括隱蔽和無形的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統戰,“僅僅中共的統戰部就有叁倍於美國國務院外交人員的幹部”,這些統戰人員收集海外公民和政府官員的情報,併試圖影響他們,“以外國精英和他們經營的組織爲重點”。

餘茂春說:“中國挑戰需要採取全政府的方式予以應對,但是每個美國政府機構都有其獨特的使命和官僚領域的責任。不會有衝突。在川普政府時期,所有機構間都進行積極的討論和協調,併且運行非常有效。這個模式也會繼續下去。”

古舉倫認爲,如果美國外交政策過於圍繞中國轉或許會存在問題,比如非洲政策變成了有關中國的政策,但是他認爲,“鑑於中國挑戰的實質,這種做法可能是合理的。”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澳大利亚籍作家杨恒均被中国判死缓 澳外长表示震惊
  9.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10.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1.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2.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2618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