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農曆甲辰年 叁月二十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台北新市長蔣家後人蔣萬安面臨從政後的首次大考


2023-02-28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2月28日,據《BBC News》報道,每年2月28日是台灣官方確定的“228和平紀念日”,紀念1947年2月28日台灣發生的政治暴力事件,以及之後數十年“白色恐怖”下威權統治的受害者及家庭。

根據台媒報導,台灣前任威權統治者蔣介石後人,現任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月28日)在出席市政府舉辦的“台北市二二八事件76週年紀念係列活動”時,突然有數名民衆衝上緻詞台,併高喊“殺人兇手、兇手下跪道歉”,導緻活動短暫中斷。

在保安人員介入後,蔣萬安繼續緻詞併表示,身爲台北市長,爲76年前自台北市爆發併引爆全台的“二二八事件”緻上誠摯歉意。

身貼蔣家後代標簽的蔣萬安,在從政路上,開始面對個人家庭的功過爭議。228事件及後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曆史,正在考驗蔣萬安作爲民選市長的政治智慧。他面對的命題還包括台灣政府如何明確推動轉型正義,台灣社會如何對話及和解。

台灣清華大學科技法律所李怡俐助理教授說,蔣萬安市長併非壹個孤立的例子。在亞洲,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及現任菲律賓總統的小馬可仕(小馬科斯),都面對類似的命題,即獨裁者後代如何面對該國白色恐怖曆史及轉型正義。但她強調,爲避免轉型正義壹再陷入被工具化或政黨化的困境,社會應該避免用“血緣原罪”等說法評斷威權領導人後代,因爲這些說法對促進社會和解與深化民主併無幫助。

但李怡俐亦表示,從鞏固民主與穩定社會發展的角度,獨裁者後代借由其家庭背景獲得政治資本與社會資源,“其對轉型正義的推動負有更高的責任。”她舉二戰納粹軍官後代爲例,稱許多後代在曆史反省的工作上反而更積極參與還原曆史,推動社會對話,進行社會療愈及和解的工程。

“台灣社會應是十分盼望蔣萬安市長,在掌握豐沛的行政資源後,能夠積極參與及推動轉型正義,提出超越黨派的對話及行動,而非僅在每年228表達意見。”李怡俐說。

蔡英文蔣萬安今天說了什麽?

事實上,過去台北市政府在國民黨籍的馬英九擔任市長期間,同樣的紀念活動也壹直在台灣輿論及政壇有過激烈的爭論。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曾多次代表台灣政府,向過去在威權時代被蔣家政權迫害的受難者及家屬緻歉。但今年民間團體將取消與台北市政府共同參與的活動,理由是不願意與“蔣家後代”同台,不過也有政治受難者代表出面,接受蔣萬安的緻意慰問。

但在蔣萬安緻詞時民衆上台抗議,中斷蔣萬安的緻詞約十分鍾。據台灣中央社報導,蔣萬安緻詞說他第壹次以台北市長身分,參加台北市228紀念活動,“心情非常復雜而肅穆”。

他又說,從228家屬的愛心與寬容裏學到很多,“感受很深”。他說壹定會責成市政府對台北市228事件的曆史材料,繼續挖掘併對受害者家屬的需要,儘全力照顧及幫忙。

此外,台灣總統蔡英文昨天(27日)深夜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台灣人隻有共同面對曾經的錯誤,才有機會和解、共生,併且走向團結的未來。但是蔡英文的發言表示,這壹段和解之路,在台灣仍然漫長。不過,後來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推動的“轉型正義”工作,包含清查或“解密”加害者資料及相關政府機關公文等等,在亦招緻許多包含政府是否做得太慢或太少,或司法機關及相關人士仍阻擾檔案公開等議論。

蔣萬安過去提到有關台灣自由廣場(原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巨型銅像是否移除的問題曾經表示可以討論。現在上任後,又提到將要儘量開放搜索台北市二二八資料的工程,再次將台灣轉型正義的議題掀開。

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研究者、前台灣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委葉虹靈向BBC解釋稱,她同意在台灣,蔣萬安的“雙重身份”(蔣家後代及政治人物)在面對轉型正義議題上“既敏感又責任重大”。她解釋,蔣萬安是否在具體處理轉型正義議題的行動上有所展現,是台灣社會關心之重點,這包含怎麽處理台灣法律已經明訂的“移除威權象征”(譬如遍布台北市的蔣介石銅像),以及他壹度提過的“中正紀念堂轉型”等。

“若他的作爲隻是維持過去藍營人物作法,壹邊追思二二八、壹邊去桃園慈湖谒陵(蔣經國及蔣介石遺體暫時安置之處)哽咽,不會有人認爲他是真正的面對曆史跟反省。”

蔣萬安及前總統馬英九過去都曾到慈湖“谒陵”,併在鏡頭前哽咽,表示緬懷蔣經國;葉虹靈認爲,國民黨到現在爲止給大家的印象,對於過往曆史,從國民黨黨產到過去威權時期的公文檔案公開的事情,“併未誠懇面對過去,更別說是反省。”

李怡俐教授則強調,轉型正義其實不僅是個社會內部的議題,也是聯合國長期以來推動與審視各國人權及民主發展的重要指標。她的研究發現,台灣轉型正義在社會對話上仍顯不足。爲避免轉型正義“政黨化”發展,亦即發言權被單壹政黨主掌,其他政黨插不上話,或消極面對,轉型正義的推動需要更多社會對話與政治合作,借以獲得更廣泛公衆的支持與形成共識。“如此,台灣社會才能朝向彼此理解,且更民主融合的方向前進。”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2.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3.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4.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5.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6.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7.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8. 阿根廷总统WEF发表演讲 当面揭穿全球精英丑恶嘴脸
  9. 《嫌疑⼈孙任泽之死》 财新记者王和岩特稿
  10.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11. 清华大学铊投毒案罪犯仍逍遥法外 受害者朱令病逝
  12. 《纽约时报》:81岁的拜登是不是真的“太老了”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042820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