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安詳之美——格里高利聖詠(中)
古典樂派興起的黎明前夜Sisyphus Sky
請繼續享受中世紀為您帶來的聖潔靜謐之美
中世紀宗教音樂

中世紀音樂的時間界定範圍很廣,普遍並沒有確切的定論,西歐中世紀音樂通常是指5世紀至15世紀(文藝復興前期)的音樂文化,也就是介於古代音樂與文藝復興時期之間。就從欣賞的層面來看待這壹時期的音樂多以宗教目的為主,對壹般對欣賞古典音樂有興趣的人,也許枯燥了點。漫談中世紀的音樂理論,大約可從幾個層面來探討,天主教與格裏高利聖歌(Gregory Chant)之間的相互發展,中世紀簡單的記譜法以及民間音樂的發展過程。
中世紀的音樂依照音樂的類型可以分為宗教類型的音樂與世俗音樂,宗教類型的音樂泛指的是格裏高利聖詠,此為單音音樂的作品,後來也發展成為復音音樂、奧爾加農等等。這類音樂都是為了基督教教會的儀式所作,所有的演出都是在教堂裏,依照教會的年歷而舉行不同的儀式。其音樂就是為了要配合詩歌的朗誦而作的。宗教類型的音樂壹路發展下來就成了後來的彌撒曲、安魂曲,在古典時期許多偉大的音樂家都會有這樣的創作作品產生,例如海頓 (Haydn)的創世紀、莫紮特(Mozart)都有這樣的作品留下來。
大部分的作者都是壹些沒落的貴族階級,其實內容大部分都是與宗教有關,但並不是在教堂裏演出,例如下面所介紹的宗教劇就是這樣的例子,而後有更完整的發展,成為神劇。演奏、演唱世俗音樂的人還有特殊的名稱,後人都稱之為遊吟詩人,後來繼續發展成更多元化的音樂走向。

基督教與中世紀的音樂
中世紀時代的歐洲,教會比國家或其它社會集團,都有更強大的統治權力。在那個時代,包括哲學的各種學問和藝術都為教會服務,中世紀的音樂由於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尋常的發展。在教會音樂中,開創了復調音樂的形式並完成了對位法。最初印刷樂譜,是教會為了作彌撒而用的。鍵盤樂器的興起以至其教授法,沒有壹件事能夠離開教會而產生。從音樂的全部理論到記譜法,以至合唱、合奏,多半都是中世紀教會的遺產。今天的交響樂和歌劇的內容雖然絕大部分是描寫世俗的,也不能說與中世紀的教會無關。
教會音樂,最初大概是原封不動地采用了從猶太王國傳來的形式,即歌唱聖詩、朗誦聖經,可以想象是純粹的聲樂。宗教音樂歷來以聲樂為主,這是因為聲樂有歌詞。與此相反,器樂主要是作為世俗音樂而得以發展起來的。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的權力高於國家和其它社會集團。
當時,壹切社會意識形態,包括各種藝術 以及哲學在內的各方面都要為教會服務,因此中世紀的音樂借助於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尋常的發展。
可以說從音樂的全部理論到記譜法,從合唱、合奏到鍵盤樂器的興起及教學,無壹不是與中世紀的教會 休戚相關的。今天的交響樂和歌劇雖然在內容上絕大部分是描寫世俗的,但它們與中世紀的教會也有著 千絲萬縷的聯系。
教會音樂,最初是原封不動地采用了從猶太王國傳來的形式,即歌唱聖詩、朗誦聖經,是純粹的 聲樂。宗教音樂歷來以聲樂為主,這是因為聲樂有歌詞。與此相反,器樂主要是作為世俗音樂而 得以發展起來的。
從原始的單音音樂過渡到復調音樂,是中世紀音樂的重要特征。此外,中世紀音樂在理論上 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完成了對位法和線譜記譜法。樂器的發明與制作也有了不小的進展,長號、小號和 圓號等樂器在當時已廣為流行,弓弦樂器(如維奧爾琴)也有了普遍的應用。
據說,公元六世紀末,羅馬教皇格裏高利壹世(Pope Gregoryl,590--604年間在位)為了統壹教會儀式,將各教會所用的教會歌曲、贊美歌等收集選編成《唱經歌集》,稱為格裏高利聖詠。
格裏高利聖詠的特征來自與它的功能,宗教精神要求理性、禁欲、有節制,因而聖詠也呈現出樸素風格。歌詞為拉丁文,大部分為聖經內容,音樂要服從歌詞,因而旋律為無伴奏,無固定節拍,平穩進行(以級進和三度為主,偶爾四五度跳)的單聲部音樂,即興式的,而且是純男聲。(聽)
格裏高利聖詠的歌唱方式有四種:獨唱(少),齊唱,交替式(交替聖歌)和應答式(應答聖歌)。演唱內容主要為誦經祈禱和禮拜歌唱,就如同歌劇中的宣敘調和詠嘆調,前者為半唱半說的朗誦風格,似和尚念經,後者旋律感稍強,突出莊嚴之感。格裏高利聖詠旋律根據歌詞與歌聲的結合關系分為三種類型:音節式(syllabic style)——壹字對壹音;紐姆式(neumatic style)——壹字對壹個紐姆符號(多音);花唱式(melismatic style)——壹字對若幹音,突出"花唱性"。
連年的戰爭加上宗教的禁欲主義,音樂內容與形式以宗教為前提,在通俗音樂與宗教音樂夾雜抗爭中發展。
這壹時期最為顯著的音樂的發展:以聖詠為持續聲部的平行八度的平行奧爾加農到融入節奏模式的二聲部的第斯康特,壹直到13世界經文歌發展到頂峰,並且體現了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之間的相互影響。14世紀的法國“新藝術”是通俗音樂發展在中世紀的巔峰,無論是新的記譜方式等節奏的出現還是以馬肖為代表世俗復調音樂的創作在三種“固定形式”中的體現,為人文主義音樂與重視接到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承前啟後的作用。
雖然在西方音樂史的發展中,中世紀音樂的發展略為灰暗,但是它的藝術成就依然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作品欣賞鏈接如下:(視頻和音樂內容轉自youtube視頻網站,版權歸原擁有者,此處僅供推介之用,如喜歡請購買正版聆聽。)
Sisyphus Sky
Oct.22-25.2020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Après moi, le déluge.
Mer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