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同您分享了中世紀的宗教音樂,共同感受了那天籟般安詳寧靜的美妙歌聲。今天,我如約和您一起步入一個新的音樂代紀——巴洛克時代。
提到巴洛克時代的音樂,有兩名巨匠是不可繞過的,他們同年出生,同為德奧系音樂作曲大師,同樣作品極其豐富,且絶大部分作品都是為了榮耀神和喜悅神而做,他們呢就是韓德爾和J.S.巴赫。有意思是這兩位的出生日期金叉一個月。那我們今天就先從年長一點的韓德爾說起。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创作作品类型有歌剧、神剧、颂歌及管风琴协奏曲,著名作品为《弥赛亚》。亨德尔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定居并入籍英国,他的名字亦改为英语化的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英语:George Frideric Handel)
亨德尔的风格明显受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作曲家以及德国中部传统复音音乐的影响。音乐家温顿·迪恩认为:“从亨德尔的歌剧中可以看出他不只是位伟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流的剧作家”。在歌剧《亚力山大的盛宴》(1736年)受到好评之后,他将合唱部分翻译为英文。在《弥赛亚》(1742年)成功之后,亨德尔没有再写过意大利文的歌剧。他在英国最后的十五年几乎眼盲,是一个受尊重的富人。亨德尔于1759年去世,人们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安葬在西敏寺。
亨德尔被誉为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和《弥赛亚》至今仍然广为人知。他创作了四首加冕颂歌,其中《牧师扎多克》(1727年)是为乔治二世的登基所作,后来在每次英皇加冕时演奏。亨德尔在三十年内创作了四十余首歌剧,1960年代以来,巴洛克音乐及复古风格演奏的复兴令人们对亨德尔的正歌剧重新燃起了兴趣。
今天為您帶來的是韓德爾最為膾炙人口的、專為榮耀神而作的作品《彌撒亞》,請同我一起欣賞吧。